正确答案: C
安静时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20~25次/分
题目:下列关于肺通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解析: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静息状态时呼吸次数为12~20次/分。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出现阿托品化的表现( )。
瞳孔扩大
颜面潮红
肺部啰音消失
[多选题]对小儿高热惊厥有效的药物是( )
地西泮
水合氯醛
苯巴比妥
解析:小儿高热惊厥常用药物:(1)地西泮,一般口服;(2)水合氯醛,一般用于灌肠;(3)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钠,常用于长期连续用药。治疗此病时,苯妥英钠效果不佳;卡马西平无作用。
[多选题]内脏痛的特征有( )。
缓慢、持久
定位不精确
可伴有牵涉痛
[单选题]关于人工呼吸的要求,哪项是错误的( )
吹气频率快于心脏按压频率
解析:单人心肺复苏应是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两人心肺复苏时,人工呼吸:心脏按压=1:5。
[单选题]( )位于在髂骨窝内,是大肠的起始段。
盲肠
解析: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肠全长约1.5m,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盲肠为大肠起始的膨大盲端,长约6~8cm,位于右髂窝内,向上通升结肠,向左连回肠。
[单选题]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是( )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解析: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力量是有效胶体渗透压。正常人血浆胶体渗透压为28mmHg,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为5mmHg,两者之差即为有效胶体渗透压,约为23mmHg。
[单选题]胸膜是( )
脏胸膜与壁胸膜的总称
解析: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膈侧面的浆膜。
[单选题]下列不是局部电位的特点的是( )
具有“全”或“无”现象
解析:局部电位的特点是:(1)其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因而不具有“全”或“无”的特征;(2)只在局部形成向周围逐渐衰减的电紧张扩布,而不能像动作电位一样沿细胞膜进行不衰减的传播;(3)没有不应期,可以发生空间总和和时间总和。
[单选题]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生理学作用是( )。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解析: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使肺泡易于扩张,增加肺顺应性。②稳定肺泡容积。③加速肺液清除。④防止肺水肿。⑤降低肺毛细血管前血管张力。⑥保护肺泡上皮细胞。⑦增加呼吸道的抗病能力。⑧降低毛细支气管末端的表面张力,防止毛细支气管痉挛与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