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月经稀发
题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月经改变是
解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35岁。高处坠落会阴部骑跨于硬物上,会阴部疼痛,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查体:会阴、阴囊处肿胀,呈紫色。首先应考虑的损伤是
前尿道损伤
解析:该题是有关尿道损伤临床诊断的理解与记忆结合题。尿道损伤多发生于骨盆骨折及会阴骑跨伤。男性前尿道损伤多发生于球部,这段尿道固定于会阴部。会阴部骑跨伤时,将尿道挤向耻骨联合下方,引起尿道球部即前尿道损伤。
[单选题](2006)25岁,初产妇。末次月经2000年3月10日。于2000年10月13日就诊,检查宫底在脐上2横指,枕右前位,胎心率正常。现在应是
妊娠满31周,宫底高度低于正常
解析:妊娠时间通常以孕妇末次月经第一日计算,全过程约为280日,以4周(28日)为一个妊娠月。三月份是31天,孕妇末次月经3月10日,三月份22天,四月份30天,五月31天,六月30天,七月31天,八月31天,九月30天,十月13天,总共218天,除以7,得出31周。28周末应该是脐上三横指,本题孕31周才脐上两横指,是宫底低于正常。
[单选题]葡萄糖与甘油之间代谢中间产物是
磷酸二羟丙酮
解析:甘油的代谢途径为:甘油→3-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丙酮酸→乙酰辅酶A,在磷酸二羟丙酮处与糖酵解途径交叉。故本题答案为C。
[单选题]Ⅱ度重型以上子宫脱垂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外阴部有肿物脱出
解析:子宫脱垂Ⅱ度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至阴道口外。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疼痛、下坠感,行走不便,在行走、劳动、下蹲或排便等腹压增加时有块状物自阴道口脱出,开始时块状物在平卧休息时可变小或消失。若脱出的子宫及阴道黏膜高度水肿,即使用手协助也难以回纳,长期摩擦可出现宫颈溃疡,甚至出血。Ⅲ度患者多伴有Ⅲ度阴道前壁脱垂,容易出现尿潴留,还可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故答案为B。
[单选题]子宫下段形成的时期是
妊娠末期
解析: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妊娠12周后的子宫峡部扩展成宫腔一部分,至妊娠末期被逐渐拉长形成子宫下段。
[单选题]男,72岁。突发头痛10小时,昏迷8小时。头颅CT:右额叶出血,1小时来呕暗红色血2次,共约350ml。无慢性肝病史。最可能的呕血原因是
急性胃黏膜病变
解析:此病例为脑出血,患者突发呕血,考虑为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性大,即应激性溃疡形成,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之一。
[单选题]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相当于子宫内膜周期中的
分泌期早期
解析: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增殖期:①增殖期早期:内膜的增生与修复在月经期已开始。在月经周期的第5~7日。②增殖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的第8~10日。腺上皮细胞表现增生活跃,细胞呈柱状,且有分裂象。③增殖期晚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1~14日。上皮细胞呈高柱状,腺上皮仍继续生长,核分裂象增多,腺体更长,形成弯曲状。(2)分泌期:①分泌期早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②分泌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的第20~23日。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碎,细胞内的糖原溢入腺体,称为顶浆分泌。③分泌期晚期: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临前期。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3)月经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4日。故本题选C。
[单选题]急性上升性脊髓炎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鉴别在于后者有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解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表现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四季均有发病,夏、秋季节多见,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少数起病较缓慢,主要表现如下运动障碍:1、肢体瘫痪 。2、射干肌瘫痪。3、颅神经麻痹。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部分病人起病后,瘫痪和感觉障碍的水平均不断上升,最终甚至波及上颈髓而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肌麻痹,并可伴高热,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称为上升性脊髓炎,以下主要介绍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主要的区别是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