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先天性长Q-T综合征
题目: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 ms,T波电交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以下老年患者中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有( )
男性,65岁,吸烟史25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3年,间断发作头晕
男性,67岁,高血压、糖尿病病史5年,父亲58岁因脑卒中去世,姐姐67岁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女性,92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8年前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单选题]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给予地塞米松
[多选题]右心力衰竭表现为
肝脏肿大
颈静脉充盈、怒张
水肿
[单选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最重要的治疗是
休息,进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食物
[多选题]关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下列哪些叙述正确
心房纤颤较二尖瓣狭窄发生晚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较二尖瓣狭窄多
并发体循环栓塞较二尖瓣狭窄少
解析:当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房顺应性增加,左心房扩大。同时扩大的左心房和左心室能在较长时期内适应容量负荷的增加,使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压力上升不明显,所以心房纤颤的发生和心力衰竭的产生都较晚。但一旦发生心力衰竭时,表明患者左心室在长期的容量负荷过度后极度扩张,终致左心室心肌功能衰竭,所以在治疗上的疗效较差,选项A的叙述是正确的;而选项C的叙述不正确。由于左心房在很长的时期内功能可以明显代偿,左心房内淤血发生亦晚,所以左房内形成血栓的几率明显较二尖瓣狭窄少,故并发体循环梗塞亦较二尖瓣狭窄少。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产生的赘生物常见部位为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瓣叶心房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瓣叶心室面等,这是因为该处侧压下降和内膜灌注减少有利于微生物沉积、生长,所以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几率比二尖瓣狭窄者为多。
[单选题]男,21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最近因淋雨后出现高热,活动后气促,并出现肉眼血尿,可能的原因是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单选题]心绞痛疼痛的性质是
绞榨样痛
[单选题]下述各项中不符合心脏压塞体征的是( )
脉压增大
解析:由于发生心脏压塞时,心脏舒张明显受限,静脉血回心受阻,左心搏血量明显下降,致使外周动脉压下降,脉压缩小,重者可出现休克。同时可出现典型的心脏压塞体征,如颈静脉怒张、心音减弱、遥远,奇脉等。故脉压增大是错误的。
[单选题]内踝上八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部的经脉是( )
足太阴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