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35~37℃
题目:病原菌人工培养时,一般采用的温度是
解析:大多数病原菌都为适温菌,最适生长温度35~37℃。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反应中,纤维蛋白原的受体是
GPⅡb/Ⅲa复合物
[单选题]Fahey曲线适用于
小分子抗原,短时间扩散(24小时)
[单选题]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
POX染色
解析:小原粒性白血病POX染色阳性;急淋POX染色阴性。
[单选题]下列哪项因素对ALP参考值范围影响最大( )
年龄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生理变异,随年龄变化最明显的酶是和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碱性磷酸酶。
[单选题]酗酒者最有可能增高的为( )
γ-GT
解析:乙醇能诱导微粒体生物转化系统,使血清γ-GT升高,但γ-GT升高幅度与饮酒量无明显相关性。
[单选题]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说法错误的是
抵抗力强,对常用消毒剂不敏感
解析:流感嗜血杆菌抵抗力弱,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单选题]肌酸激酶同工酶的亚型有
三种
解析:肌酸激酶分子是由脑型亚单位(B)和肌型亚单位(M)组成的二聚体。正常人体组织中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快慢顺序分别为CK-BB(CK1)、CK-MB(CK2)和CK-MM(CK3)。故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经抗酸染色找到结核菌报告为"+++"的细菌数量为
每个油镜视野1~10个
解析:涂片抗酸染色每个油镜视野发现抗酸性分枝杆菌1~10个,可报告为+++。
[单选题]临床化学的基本作用是
以上都正确
解析:临床化学的基本作用是阐述有关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化变化;开发应用临床化学的检验方法和技术,对检验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