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显性感染
题目: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的认识。健康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均为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不易被识别;潜伏性感染是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楚,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隐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故不易被识别;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因而在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血站管理办法》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于2005年11月17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4号令发布,自何时起施行
2006年3月1日
[单选题]洗涤红细胞血浆蛋白清除率的标准
≥98%
解析:洗涤前后的待测标本分别用双缩脲法或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蛋白含量。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首选
HLA完全相同家庭供者
[单选题]采血前需对采血袋进行检查,其检查内容包括
采血袋无渗漏,无破损、无霉变、管路无折叠,保存液无混浊和异物,护针帽无脱落,并在有效期内
[单选题]处理投诉时,不正确的方法是哪项
遇到紧急情况应先自行处理,之后再向上级汇报
[单选题]血小板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磷脂、蛋白质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包括糖蛋白)和脂质(包括糖脂)组成。膜脂质中磷脂占主要成分(75%~80%),其次是胆固醇(20%~25%),糖脂占2%~5%。
[单选题]一次性使用血袋如未装保存液,则应按袋内表面积加入无菌无热原的生理盐水,在一定温度下保存,振摇,作为试供液。其保存温度及保存时间分别为
37℃ 72小时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能引起梅毒螺旋体的传播
共用餐具
[单选题]严重烧伤患者,毛细血管采血法的最佳采血部位应选
皮肤完整处
解析:严重烧伤患者,应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