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胃阴不足

题目:患者,女,26岁,已婚。胃脘嘈杂,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干呕,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其临床意义是

解析:依据本病患者症状可知本病为胃痛——胃阴不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引起心绞痛疼痛的原因是( )
  • 缺血


  • [单选题]全腹紧张呈揉面感,常见于
  • 结核性腹膜炎

  • 解析:全腹紧张呈揉面感,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

  • [单选题]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 肾上腺危象

  • 解析:患者控制症状后,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或停药后半年内遇到严重刺激(严重感染、创伤、出血等),引起原病复发或恶化,可发生肾上腺危象。糖皮质激素可以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黏液的分泌,降低胃肠黏膜对胃酸的抵抗力,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出血或穿孔。

  • [单选题]体温下降呈渐降形式的是( )
  • 风湿热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脘腹胀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60小时。检查:神情淡漠,末梢循环差,腹胀如鼓,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微弱,舌红绛苔黄腻,脉沉细数。应首先考虑的是
  • 肠梗阻热结证

  • 解析:肠梗阻的中医证型有:1气滞血瘀证宜行气活血,通腑攻下,桃仁承气汤加减。2肠腑热结证宜活血清热,通里攻下,复方大承气汤加减。3肠腑寒凝证宜温中散寒,通里攻下,温脾汤加减。4水结湿阻证宜理气通下,攻逐水饮,甘遂通结汤加减。⑤虫积阻滞证宜消导积滞,驱蛔杀虫,驱蛔承气汤加减。据患者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考虑为肠梗阻。据舌红绛苔黄腻,脉沉细数考虑为热结,故选B。

  • [单选题]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湿热侵心证的首选方剂是( )
  • 葛根黄芩黄连汤

  • 解析:湿热侵心证,治法:清热化湿,宁心复脉,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

  • [单选题]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病属( )
  • 血分

  • 解析:血分证的特点是痛有定处,推之不移。气分证是痛无定处,推之可移。寒凝、痰饮、水分所致肿块,多得温可缓解。

  • [单选题]患者头面、肢体水肿,按之凹陷不易起,小便短少不利,身体困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缓,其临床意义是( )
  • 水停证

  • 解析:水停证——头面、肢体甚或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易起,或为腹水而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小便短少不利,身体困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缓等。故本题选C。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分类管理的传染病共计
  • 37种

  • 解析: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1种)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口腔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儿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