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天文学

题目:核磁共振现象对于下列哪项科学发展无重大意义

解析:1946年美国的Bloch和Purcell教授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这一发现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医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天文学主要应用光学成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X线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光电效应证明了它的波动性

  • 解析:X线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电磁波的共同属性。其是中性高能光子流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而干射与衍射则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 [单选题]关于滤过函数的选择,错误的是
  • 肺结节性病变HRCT选择软组织数学演算

  • 解析:常规肺部扫描均选用标准滤过CT数的数学演算方法,但行肺部高分辨力CT扫描(HRCT)时,为突出肺内结节性、弥漫性病变的显示率,增强其边缘效果,提高空间分辨能力,故选择骨细节滤过涵数的数学演算方法。

  • [单选题]SE序列质子密度加权像TE通常为
  • 20ms

  • 解析:在SE序列中,一般采用较长TR和较短TE可获得质子密度加权像。一般TE为20ms左右。

  • [单选题]从发现磁共振理论到获得首例人体磁共振图像大致经历了
  • 30年

  • 解析:1946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布劳克和柏塞尔发现MRI现象。1978年5月28日,他们取得了第一幅人体头部的核磁共振图像。

  • [单选题]关于双面阅读CR装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成像板的厚度进一步降低

  • 解析:可以稍增加成像板的厚度,在没有明显降低锐利度的同时来提高X线吸收率,这可以通过信号组合参量来加以控制。

  • [单选题]训练X线球管的目的是
  • 避免球管损坏


  • [单选题]关于磁共振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利用射频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具有自旋特性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而进行的成像方法


  • [单选题]CT图像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常用的图表不包括
  • 折线图


  • [单选题]关于X线吸收衰减系数μ,错误的叙述是
  • X线衰减系数与CT扫描时间有关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风湿病(副高)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中药学(中级) 超声医学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