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狼疮抗凝物质确诊试验

题目:一多发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PT、APTT 延长,血小板数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

解析:1.大约有1/3的狼疮抗凝物质(LA)阳性的患者发生血栓,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发性流产、多发性血栓形成和恶性肿瘤等,血栓类型常见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浆中特异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过结合磷脂复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发生凝血反应来干扰凝血过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过程均依赖磷脂参与,故这些患者在体外试验中表现为抗凝效应,而在体内可刺激凝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 2.筛检试验为阳性的血浆,若属于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者,则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长的APTT被纠正,此为确诊试验。狼疮抗凝物质筛检试验测定值/确诊试验测定值为0.8~1.2。若筛检试验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都延长,且比值在正常范围内,提示被检血浆中无狼疮抗凝物质存在,可能有其他异常抗凝物质存在;若筛检试验凝固时间延长,而确诊试验的凝固时间缩短(被纠正),提示有狼疮抗凝物质存在。 3.狼疮抗凝物质的检测采用改良的 Russell蛇毒稀释试验进行检测,该试验不受 FⅦ及FⅫ异常的影响,受检血浆中肝素含量<1.0U/ml对结果也无影响。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生物源性蠕虫是因为它们
  • 必须经中间宿主感染

  • 解析:有些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即虫体只有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后,才能感染人体,如血吸虫、旋毛虫和丝虫等蠕虫的生活史均属此型,在流行病学上又称它们为生物源性蠕虫。

  • [单选题]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 黄疸前期

  • 解析:本题要点为甲型肝炎的感染特点。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为黄疸前期。

  • [单选题]患者男,42岁。2天前感觉下腹部不适,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症状,尿沉渣镜检示白细胞增多伴脓尿,可见小圆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和闪光细胞,尿三杯试验为全程脓尿。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急性膀胱炎

  • 解析:尿三杯试验可区分脓尿部位:如脓尿出现于第三杯,提示为膀胱颈炎、膀胱三角区炎症;如三杯均为脓尿(全程脓尿),提示病变位于膀胱颈以上的尿路,见于膀胱炎、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等。分析题干信息,患者中年男性,起病急病程短,2天前感觉下腹部不适,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症状,尿沉渣镜检示白细胞增多伴脓尿,可见小圆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和闪光细胞,尿三杯试验为全程脓尿,提示病变位于膀胱颈以上的尿路。本题最佳答案是A。

  • [单选题]关于红细胞参数叙述正确的是
  • 贫血者可以有明显的红细胞异常,但其MCV可能并不出现异常

  • 解析:MCV指平均红细胞体积,反映每个红细胞平均体积大小,红细胞MCV正常,可能存在大、小红细胞共存的情况,选项A说法错误。MCH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反映每个红细胞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MCHC指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反映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MCV=Hct/RBC、MCH=Hb/RBC、MCHC=Hb/RBC×MCV,本题正确答案是D。

  • [单选题]关于IRMA实验原理,下面哪一项不正确
  • IRMA可测定大小分子抗原

  • 解析:RIA可以测定大分子量与小分子量的物质,双位点IRMA只能测定在分子上具有2个以上抗原表位的物质。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正畸学(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变态反应(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护士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