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0.5%~5%

题目:正常人外周血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为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显微镜凝集试验常用于检测哪种病原体感染时的血清抗体
  • 钩端螺旋体

  • 解析:本题要点为病原菌的检测方法,钩端螺旋体感染可用显微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检测其抗体。

  •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进行分类与鉴定的最佳方法是
  • 免疫固定电泳

  • 解析:M蛋白是B细胞或者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基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免疫比浊用于定量测定,不能对M蛋白进行分类和鉴定。免疫扩散时间长,操作繁杂。对流免疫电泳和ELISA也不能鉴定M蛋白的种类。免疫固定电泳是将同一份标本点样在琼脂板上,通过电泳,血清中电荷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开,再将IgG、IgA、IgM、Ic、入的抗血清分别与之结合,若有相应抗原存在,则会在适当的位置沉淀下来,经过显色就可以判断,此法快速、敏感、易于分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基本原理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

  • 解析:抗原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当抗原和抗体的比例适当时,两者全部结合,既无过剩的抗原,也无过剩的抗体。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因此,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 [多选题]渗出液的特点有
  • 多为炎症性

    多为细胞感染所致

    可为非感染因素所致


  • [单选题]患者女性,36岁,乏力、面色苍白半个月,尿色如浓茶,化验有贫血,血Hb68g/L,网织红细胞18%,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血总胆红素41μmol/L,直接胆红素5μmol/L,Coombs试验(+)。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解析: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尤其是尿色和Coombs试验阳性,可诊断患者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单选题]正常尿液中的白细胞主要是( )
  • 中性粒细胞


  • [单选题]与传统比较,临床提倡减少输注的血制品类型是
  • 全血

  • 解析:①全血含血小板与白细胞可使受血者产生的抗体,以后再输血时引起输血反应;②对血容量正常的人,特别是老人或儿童,易引起循环超负荷;③血资源浪费。目前,全血输注已逐渐减少,而代之以成分输血。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衡量酶纯度的指标
  • 酶比活力

  • 解析:酶比活力是酶纯度的量度,即指:单位重量的蛋白质中所具有酶的活力单位数,一般用IU/mg蛋白质来表示.一般来说,酶的比活力越高,酶越纯.。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