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全国人大常委会

题目::宪法解释权归( )。

解析: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第一条就是解释宪法。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该省2003年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

  • 解析:2003年该省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68.89×108÷315.32×104=14870(元).高于同年全国平均工资。故选B。

  • [单选题]:伽蓝:寺庙( )正确选项为( )
  • 芙蕖:荷花

  • 解析:伽蓝是寺庙的书面别称,而芙蕖是荷花的书面别称,其他三项均不符合这种关系,故选C。

  • [单选题]:某画家从来不在其作品上标注日期,其作品的时间顺序现在才开始在评论文献中形成轮廓。最近将该画家的一幅自画像的时间定位为1930年一定是错误的,1930年时该画家已经63岁了,然而画中的年轻、黑发的男子显然是画家本人,但却绝不是63岁的男子。 上面结论所依据的假设是( )。
  • 画家在63岁时,不可能在画中将自己画成年轻时的样子

  • 解析:这题比较简单,要求是从画家的作品中了解画家的年龄状况。答案是B。因为,这是一个假设类型,要求通过假设的判断来与文中的意义对照起来。如果画家不可能在63岁时,将自己画成年轻时的样子,则文中的假设画家作画的时间1930年是错误的就无从判断,因此正确答案是B。

  • [单选题]: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高级主管,那么你们在一起时所谈论的主要内容一定是关于如何管理和经营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职员,那么你们在一起时谈论的主要话题一定是关于如何工作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房地产商,那么你们谈论的话题一定会是关于房地产的。 此段文字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
  • 不同的朋友会为你营造不同的生活环境

  • 解析:

     短文讨论的话题是不同朋友带来的不同谈话内容,A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B项的“决定”也未在题干中体现。C项的说法太绝对。故选D。


  • [单选题]:世界粮食年产量略高于世界人口最低限度吃饱所需的食物总量。预言未来因粮食产量不足而引起饥荒纯属无稽之谈。导致任何饥荒的不是生产问题,而是分配问题。 以上的论述做了下面哪个假设?( )
  • 世界粮食产量将继续与需求量持平或超过需求量

  • 解析:找假设,是要找到这样一个选项,没有它,题干结论就推不出,C项必须是题干所假设的。否则,如果世界粮食产量低于需求量的话,即使粮食分配再公平,也还是会导致饥荒问题。

  • [单选题]:某大学校区占地面积约为2400市亩,如果用另两个常用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米”来表示,它的面积分别约为( )
  • 160公顷 1600000平方米

  • 解析:

    1公顷=10000平方米=15市亩。


  • [单选题]:关于股份和股票的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股票的形式。记载事项可以由发行股票的公司自行决定


  • [单选题]:流行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时代的色彩。就像“电”派生出一批带“电”词语一样,“网”的出现必然也会派生出一批带“网”的词语,使“网络”从新词变为基本词。与网络相关的词语在汉语词语系统中会逐渐确立自己的位置。采用表意方法的新词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如“PC机——个人电脑”,“妹儿——电子邮件”等。对新词语如果过分严格地限制、挑剔,就会限制它的活力,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 对语言生活中的新现象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 解析:这段文字中首先讲“流行语……折射出时代的色彩”,而后又讲“对新词语如果过分严格地限制、挑剔,就会限制它们的活力,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可见,这是对语言的阐述,可排除C;A项“语言现象错综复杂,语言观念渐趋多元”没有依据,排除;通过文中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对新语言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排除B,选择D。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公选 省考公务员 选调生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执法资格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