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题目:某调查对象应当在6月2日前报送5月份的一项月报统计资料,但该调查对象逾期未报。6月3日,统计局向该调查对象送达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其6月5日前补报。该调查对象在6月6日报送了统计资料。该统计调查对象的行为属于( )。
解析:《统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壶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第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催报是政府统计机构向逾期未报送统计资料的统计调查对象发出的,要求其在限定期限内补报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法律程序。催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比较常用的有电话催报、文书催报、网络催报等。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调查对象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统计资料,经政府统计机构催报后,仍未按催报要求在补报期限内提供统计资料的行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关于统计单位的表述中,( )是错误或不准确的。
一个法人单位拥有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从事一种以上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要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解析:解析:B项,因为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c项,因为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如果位于一个活动场所,本身才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D项,因为从事一种以上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如果能够提供各自的业务情况和财务收支资料,原则上才分解成两个以上的产业活动单位。
[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导致从业人员减少的有( )。
开除
辞退
终止合同
内部退养
工作调动
[单选题]我国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和地方性统计法规三种。( )
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法律规范的效力的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统计法律;②统计行政法规;③地方性统计法规;④统计行政规章。
[多选题]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和( )。
经常性调查制度
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单选题]某乡镇企业2009年实际产值为11 .5亿元,若上报为12 .5亿元,则构成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若上报为10 .3亿元,则构成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
正确
解析:解析: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多选题]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国内生产总值
社会商品零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