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肝肾阴虚所致的胁肋胀痛
题目:
某女,21岁,学生。痛经4年余,经前或经期小腹部剧痛,痛连腰骼,经血排出后疼痛缓解,经量稍多,经期8、9天,经色紫红有块,膝以下足部冰冷微痛、恶心、胃部不适、侧头痛、心烦。本次就诊适逢月事来潮第一天,除上述见症外,又见身热心烦、易怒,不能自制,腹痛不适,夜难入寐,伴口渴,喜冷饮,大便不爽。观其形体瘦弱,面红唇赤,言语急躁,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肝胆湿热,蕴结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予逍遥颗粒巩固。随访5月,经事正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远志的性状特征有
呈圆柱形,稍弯曲
全体有较深而密的横皱纹,略呈结节状
质硬而脆,易折断
皮部易于木部分离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解析:本题考查远志的性状特征。远志根皮呈圆管筒状,略弯曲;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全体有较深而密的横皱纹,略呈结节状。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单选题]以下有关婴幼儿使用补益药的表述正确的是
虚则补之
解析:婴幼儿和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在体内药效学和药代学的特点和成人有着不同的特点,执业药师要注意研究婴幼儿及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用药特点,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药物剂量。在指导使用中药时,要注意小儿为纯阳之体,体质柔嫩,气血未成,脏腑甚脆,伤残极易的特点,要避免或减少使用猛药重剂,以免伤害儿童及婴幼儿。只有在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时,才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来治疗。故此题应选A。
[单选题]刺五加的功效是( )。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刺五加的功效"。刺五加的功效:补气健脾,益肾强腰,养心安神,活血通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E。
[单选题]发挥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
应距肛门口2cm处
解析:栓剂基质的硬度易受气候的影响而改变,在夏季,炎热的天气会使栓变的松软而不易使用,应用前宜将其置入冰水或冰箱中10~20分钟,待其基质变硬;剥去栓剂外裹的铝箔或聚乙烯膜,在栓剂的顶端蘸少许液体石蜡、凡士林、植物油或润滑油;塞入时患者取侧卧位,小腿伸直,大腿向前屈曲,贴着腹部,儿童可趴伏在大人的腿上;放松肛门,把栓的尖端向肛门插入,并用手指缓缓推进,深度距肛门口约2cm。答案选D
[多选题]下列可作为黑膏药基质的是
植物油
红丹
解析:本题考点是黑膏药的基质。传统膏药可分为黑膏药(以植物油、红丹为基质);白膏药(以植物油、宫粉为基质)。所以选择AC。
[单选题]某男,42岁,头晕目眩3天,兼见暴发火眼,牙齿肿痛,口舌生疮,证属风热上攻、肺胃热盛,宜选用的成药是
黄连上清片
解析:本组题考查内科常用中成药的主治。葛根芩连丸主治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以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牛黄解毒丸主治火热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一清颗粒主治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及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当归龙荟丸主治肝胆火旺所致的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黄连上清片主治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单选题]川芎、肉豆蔻的水分测定采用
甲苯法
解析:甲苯法 原理:利用水与甲苯在69.3℃共沸蒸出,收集馏出液,待分层后由刻度管测定出所含水的量。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本法不适用于微量水分的测定。《中国药典》中牡丹皮、郁金中水分即是采用此法测定的,分别规定水分不得过13. 0%和15. 0%。川芎、肉豆蔻的水分测定采用的也为甲苯法。甲苯的预处理时先加少量水,充分振摇后放置,将水分离弃去,甲苯经蒸馏后使用。因为每200ml甲苯可吸收水分0. 1ml,若不经预处理,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