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发作前常有QT间期缩短

题目: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特点不包括

解析: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群宽大畸形且多变,心室率一般在200~300次/分之间;每3~20个心搏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方向,持续数十跳后自行终止或转变为心室颤动;发作前常有QT间期延长;发作开始时常有R on T现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表现特点,下列哪项符合
  • 常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

  • 解析:持续室速的心脏不能正常有效地收缩,心输出量降低,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

  •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最易并发脑血管栓塞
  • 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


  • [多选题]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宜选用
  • 胺碘酮

    普罗帕酮


  • [单选题]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是
  • 洋地黄中毒


  • [单选题]终止Brugada综合征诱发的心律失常电风暴应选用
  • 异丙肾上腺素

  • 解析:异丙肾上腺素为β受体激动剂,可增加钙离子内流,减轻复极期内、外离子流的失衡,使抬高的ST段恢复至正常,可有效终止

  • [单选题]关于Q波的描述,错误的是
  • 异常Q波表明有心肌坏死

  • 解析:凡能影响心肌除极初始向量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异常Q波,因此异常Q波不一定表明有心肌坏死。

  • [单选题]以下为洋地黄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心电图表现,但应除外
  • QT间期延长

  • 解析:应用洋地黄治疗后,心电图可表现为PR间期轻度延长,QT间期缩短,ST段下斜型下移,T波负、正双向或倒置,ST-T呈鱼钩样改变。洋地黄中毒还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 [单选题]关于起搏阈值的阐述,正确的是
  • 心房起搏阈值一般应≤1.5V

  • 解析:心肌缺血、坏死、纤维化均可致起搏阈值升高。负极比正极的起搏阈值低,此是起搏导线的顶端电极通常为负极的原因。心房起搏阈值一般应≤1.5V,心室起搏阈值一般应≤1.0V。高钾血症可使起搏阈值升高。

  • [单选题]正常的冠状动脉在运动负荷时,其血流量较静息时增加
  • 3~4倍

  • 解析:如果给患者一定量的运动负荷,正常的冠状动脉为适应心肌氧耗的增加,其血流量亦相应增加,可达3~4倍,而有狭窄的冠状动脉其血流量不能相应增加,形成局部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而患者静息显像可见放射性充填,这是运动负荷显像诊断心肌缺血的原理。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修复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