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题目:分化好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分化差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能被氟化钠抑制。
解析:1.氟化钠抑制试验仅与酯酶染色相关,但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不涉及氟化钠抑制试验;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或阳性反应。符合本题特征的为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2.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可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恶性组织细胞病相鉴别,异常组织细胞也可呈阳性,但阳性反应不能被氟化钠抑制。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颗粒、块状或弥漫状红色。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本身不着色,而颗粒之间的胞质呈红色,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浆细胞一般为阴性反应。能帮助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皮克细胞。
3.过碘酸-雪夫反应符合上述血细胞染色反应特征。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反应呈棕黑色颗粒,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反应呈灰褐色至深黑色颗粒,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反应呈鲜红色颗粒,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阳性反应呈红色沉淀。
4.过碘酸-雪夫反应中,自早幼粒细胞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
5.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中,过碘酸-雪夫反应在红细胞系统、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但在红血病和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有时阳性反应幼红细胞的百分比增高,阳性反应的程度也很强,有时红细胞也呈阳性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痰标本检查结核分枝杆菌,行涂片与抗酸染色,报告时“阴性”代表
全片未发现抗酸杆菌
解析: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时应仔细检查整个涂片或观察至少100个视野,“-”表示全片未发现抗酸杆菌;“+”表示全视野发现3~9个;“++”表示全视野发现10一99个;“+++”表示每视野发现1~9个;“++++”表示每视野发现10个以上。
[单选题]抗原对某一机体具有免疫原性的第一要素是
异物性
解析:异物性是免疫原性的核心,非己物质是异物,一般说抗原与机体之间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其免疫原性越强。
[单选题]二相性真菌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的培养温度是
37℃
解析:有一类真菌,因寄生环境或培养条件不同,可出现两种形态,称为二相性真菌,在体内或体外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培养为酵母型真菌,而在体外普通培养基上25℃培养时为霉菌型真菌。
[单选题]ICSH推荐的血红蛋白参考测定方法是
HiCN测定法
解析:HiCN法1966年被ICSH推荐为参考方法,该法操作简便、显色快、结果稳定可靠、读取吸光度后可直接定值。但其致命弱点是氰化钾(KCN)试剂有剧毒,使用管理不当可造成公害。本题正确答案是E。
[单选题]血清学分型主要用于鉴定
种内血清型
解析:分型是一个细菌种内不同的血清型。
[单选题]蛔虫的哪一期幼虫虫卵为感染期卵
Ⅱ期
[单选题]能使白假丝酵母菌长出厚膜孢子的培养基是
玉米粉培养基
解析:在1%吐温-80玉米粉培养基中,白假丝酵母菌经25℃、24~48小时后,可在菌丝顶端、侧缘或中间形成厚膜孢子。
[单选题]以下关于血培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血培养瓶可视为多套血培养
解析: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血培养瓶应视为单套血培养。
[单选题]透射电镜下,幼红细胞内的铁主要沉着在
线粒体基质内
解析:透射电镜下,幼红细胞内的铁主要沉着在线粒体基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