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D 应创造什么样的新文化

题目:15 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辉,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没有提供一种包含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

解析:题干文字首先指出了儒家思想的缺陷,但这显然不是的作者的根本目的。从“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批判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去继承传统文化。 A 、 B 两项显然不符合题意, D 项在题干中虽有涉及,但并非这段文字的主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
  • 新颖而不流行

  • 解析:从题干第一句话可以得知,作者的观点是在批判“一种很流行的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见作者的观点并不流行,因此不能选B和D;而作者的观点相对于“流行”的观点来说,虽然别具一格,比较新颖,但却不一定正确,所以不选A而选C。

  • [单选题]: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肽分子与细菌或病毒的碎片结合后,会激发T细胞内肽的受体

  • 解析:

    肽分子与细胞或病毒碎片结合后,激发的是T细胞内病毒的受体,而非肽的受体。


  • [单选题]清末明初,一批西方人跑到中国西南山区进行科学考察或偷猎活动,他们中有人在山区发现了一种体形较小的有尾熊,由于当地人称其为 “ 山地熊 ” 或 “ 猫熊 ” ,他们在文章中也就称其为 “ 猫熊 ” , “ 猫熊 ” 后来为什么叫成 “ 熊猫 ” 了呢?民国以后 , 有些传统的书刊由竖排改为横排,有人由于左右行文的不同,把 “ 猫熊 ” 读成了 “ 熊猫 ” 。不过,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动物学界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分类。
  • 这段文字主要是:

  • 介绍 “ 熊猫 ” 一词的由来

  • 解析:【答案】 B

  • [单选题]:1,4,16,49,121,( )。
  • 256

  • 解析:

    这是一个平方数列的变式,原数列分别为1,2,4,7,11的平方,而1,2,4,7,11是一个典型的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分别为1,2,3,4,则接下来应为5,所以1,2,4,7,11后应为16,则答案为16。即256。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公选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特岗教师 执法资格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