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半表半里证

题目:症见恶寒发热交替出现是( )。

解析:寒热往来指患者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临床常见以下两种类型。①寒热往来无定时:指患者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的症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②寒热往来有定时:指患者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兼有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症。常见于疟疾。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1岁半患儿,发热3天,体温39℃~40℃,一般情况良好,肌注青霉素2天,第4天体温降至37.5℃,但见全身有红色斑丘疹。诊断为( )
  • 幼儿急疹


  • [单选题]社区诊断可达到的目标不包括
  • 确定全面建设社区卫生资源的详细计划

  • 解析:社区诊断可达到的目标:①明确社区存在的卫生问题:②明确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及其涉及的范围和严重程度;③明确该优先的问题所涉及的目标人群及其有关特征;④明确优先问题的必需和辅助的原因;⑤获得有关组织或机构的支持和必需的资源。

  • [单选题]我国中年人的吸烟动机一般不包括( )
  • 有男子汉的阳刚风采


  • [单选题]患儿,男,2岁。高热4天,发现面部、躯干红色皮疹。出疹后第3天突发惊厥1次,伴呕吐3次。查体:T38.5℃,嗜睡,全身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心音有力,肺部无啰音,脑膜刺激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
  • 麻疹脑炎

  • 解析:麻疹出疹期:发热第3~4天开始出现皮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2~5日出齐,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不伴痒感。体温达到高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重者有谵妄、嗜睡。除高热、皮肤瘀斑外,脑实质受损突出,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或喷射性呕吐,反复或持续惊厥、迅速进入昏迷,出现惊厥、呕吐提示为脑炎。

  • [单选题]化脓性脑膜炎的健康指导哪项不正确( )
  • 鼻饲时头正位以防呕吐物呛入

  • 解析:呕吐时要头侧位。

  • [单选题]依据儿童中医体质调养服务流程,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的时间是
  • 6、12月龄

  • 解析: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故选B。

  •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农民。半小时前被蛇咬后伤口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出现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考虑该患者被哪种蛇咬伤的可能性大
  • 银环蛇

  • 解析:被毒蛇咬伤后,病人出现症状的快慢及轻重与毒蛇种类、蛇毒的剂量与性质有明显的关系。①神经毒致伤的表现。伤口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半小时后,出现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如抢救不及时则最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②血液毒致伤的表现。咬伤的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疱或血疱,皮下瘀斑,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鼻出血、呕血、咯血及尿血等。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病人可伴头痛、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③混合毒致伤的表现。兼有神经毒及血液毒的症状。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疱、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正高) 中药学(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妇产科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