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替代治疗

题目: 女,28岁。向心性肥胖,多血质外观,皮肤紫纹,CT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CT正常,行一侧肾上腺全切,另一侧3/4切除。术后2年病人皮肤色素逐渐加深,考虑为Nelson综合征。

解析: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采用相应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可改善精神和体力活动,改善全身代谢及性功能,防治骨质疏松,但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维持治疗,治疗需因人而异。故本题答案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70岁。吞咽困难半个月。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黏膜紊乱,管壁僵硬,管腔狭窄。该患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 食管癌

  • 解析:患者老年男性出现吞咽困难症状,钡餐示食管下段黏膜紊乱、部分管壁僵硬,考虑为食管癌。

  • [单选题]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 环丙沙星

  • 解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但儿童、孕妇及哺乳期患者应慎用。

  • [单选题]干扰素抑制病毒作用机制是
  • 间接活化一种核酸内切酶促使mRNA降解

  • 解析: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休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蛋白主要包括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前者降解病毒mRNA、后者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干扰素的作用特点:①间接性: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等效应分子抑制病毒。②广谱性:抗病毒蛋白是一类酶类,作用无特异性。对多数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③种属特异性: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④发挥作用迅速:干扰素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扩散。在感染的起始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作用之前,干扰素发挥重要作用。

  •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症时受影响最早的侧支血管为
  • 胃冠状静脉

  • 解析:门静脉高压主要由各种肝硬化引起,主要临床表现有:脾脏肿大、腹水、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及门脉高压性胃肠病,以门体侧支循环的形成最具特征性。患者常发生胃黏膜炎症、糜烂和溃疡,总发生率约为90%,也是本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胃冠状静脉为最早受影响侧支血管。故本题选B。

  • [单选题]男,66岁。中午睡觉醒后发现右侧肢体无力,10小时后仍在加重,有糖尿病史7年。查体:血压140/90mmHg,右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侧上肢和面部感觉减退,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脑血栓形成

  • 解析: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起病,右侧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查体右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心电图无房颤,诊断最可能为脑血栓形成。故选B。

  • [单选题]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肿瘤特点的是
  • 增生细胞具有多克隆性

  • 解析:肿瘤增生的特点为单克隆性,多克隆性是炎症性增生的特点。

  • [单选题]男性,61岁,突然意识不清1小时。头颅CT显示右侧大脑半球3cm×3cm×6cm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脑出血

  • 解析:该老年男性病人突然发病,意识不清,头颅CT有典型的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即出血区域呈高密度影,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脑出血,其余选项均可能性小。

  • [单选题]男婴,6个月。咳嗽伴发热5天,加重2天。查体:T38.5℃,P160次/分,R54次/分,热病容,喘憋、烦躁不安,可见三凹征,双肺呼吸以喘鸣音为主,可闻及少量细湿性啰音,腹软,肝肋下2.5cm。最可能的诊断是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 解析: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尤以1岁以内小儿多见。临床上轻症患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不重;中、重度患儿发热可为高热,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发绀等症状。肺部听诊多可闻及中、细湿性啰音,亦可闻及哮鸣音、呼气性喘鸣。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可见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腺病毒肺炎多见于6个月~2岁儿童,表现为频繁咳嗽、阵发性喘憋。肺炎支原体肺炎多为刺激性咳嗽,痰少。

  • 推荐下载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