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题目:男,56岁。近日来感心悸、乏力、头晕,心电图示:PR间期在相继的心动周期中逐渐延长,最后发生QRS波群脱漏。如此周而复始,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本题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PR间期在相继的心动周期中逐渐延长,最后发生QRS波脱漏,即P波出现后,未能下传心室。如此周而复始,表现为数个P波,有一个P波未能下传心室,可能形成3:2或5:4传导,显然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固定,不会逐渐延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60岁,心力衰竭6年,近几个月心力衰竭症状加重,请问最常见诱因是
  • 呼吸道感染

  • 解析: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加重的诱因包括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摄入液体过多、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和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等,其中最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故选E。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 [单选题](2000、2005)肿瘤的发生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关系不密切的肿瘤是
  • 胆囊癌

  • 解析:亚硝胺是强致癌物,是最重要的化学致癌物之一,是四大食品污染物之一。食物、化妆品、啤酒、香烟中都含有亚硝胺。在熏腊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物质,某些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的发病率与膳食中摄入的亚硝胺数量相关。当熏腊食品与酒共同摄入时,亚硝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会成倍增加。

  • [单选题]属于产褥期血液系统变化的是
  •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逐渐增高

  • 解析: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创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高,一般1~2周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水平于产后1周左右回升。淋巴细胞稍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降至正常。

  • [单选题]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发病因素是
  • 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 解析: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以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解剖结构异常为特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 [单选题]血吸虫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
  • 吡喹酮

  • 解析:吡喹酮是目前治疗血吸虫病较为理想的药物,对血吸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 [单选题]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 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

  • 解析: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1. 时间分布。无论传染病或慢性病,其流行过程均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2. 人群分布。人群可按不同的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来分组,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研究疾病在不同人群组的分布有助于确定危险人群和探索致病因素。 3. 地区分布。疾病的发生经常受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所以研究疾病地区分布常可对研究疾病的病因、流行因素等提供重要线索。

  • [单选题]分泌降钙素的细胞是
  •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 解析:降钙素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C细胞位于滤泡之间、滤泡上皮细胞之间。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是甲状旁腺激素(PTH)。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协同,在骨骼的发育和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降钙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钙磷代谢,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减弱溶骨反应;同时还能增强成骨过程,使骨组织中钙、磷沉积增加,从而使血中钙、磷水平降低。故答案为C。

  • [单选题]下列不宜用胰岛素的病症是
  • 胰岛功能尚可的糖尿病

  • 解析:胰岛功能尚可的糖尿病人应先通过运动加上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效果不理想可口服降糖药。故选B。

  • [单选题]肌梭属于
  • 感受器

  • 解析:肌梭广泛分布于全身的骨骼肌中,四肢肌较躯干肌多。肌梭的长轴与梭外肌纤维平行,当肌肉被牵张时,梭内肌纤维也被牵张,从而刺激环状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传到中枢,感受肌肉长度的变化及其改变的速度情况,因此肌梭为一种本体感受器,即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 推荐下载科目: 康复医学(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精神病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CT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