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先醒斋医学广笔证》

题目:治吐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出于何书

解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手少阴心经循行联络的脏腑有( )
  • 解析:手少阴心经: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上接足太阴脾经于心中,下接手太阳小肠经于小指。经脉分布于腋下、上肢内侧后缘、掌中及手小指桡侧。

  • [单选题]暑令感寒夹湿。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胸闷泛恶,舌苔白腻,脉浮者,治疗应选用的方剂是
  • 香薷散

  • 解析:香薷散与藿香正气散都可以用于暑天感受寒湿。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或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藿香正气散散寒解表,化湿和中,主治霍乱吐泄,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从上可见,两方主治病机相同,在药物组成上藿香正气散对香薷散进行扩充,即香薷→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厚朴→厚朴、陈皮、大腹皮;白扁豆→半夏、白术、茯苓、甘草。两方的主治证候只在于轻重之别。如果临床上以吐泻为主症时多选用藿香正气散,无吐泻则选用香薷饮。

  • [单选题]患者久病或产后便秘,临床意义是
  • 气血两亏

  • 解析:便秘实证多因邪滞肠道,腑气不通而致;虚证常因气血阴阳不足,肠失温润或推动乏力所致。久病产后多属气血两虚。

  • [单选题]《灵枢·经脉》中"循咽喉,夹舌本"的经脉是
  • 足少阴肾经

  • 解析: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 [单选题]所谓“阴中求阳”,指的是
  • 在补阳剂中适当佐用补阴药

  • 解析: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谓“阴中求阳。

  • [单选题]法律责任是指( )
  • 违法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违法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中医妇科常用外治法的是( )
  • 割治法


  • [单选题]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治疗臌胀的证型是
  • 湿热蕴脾证

  • 解析:臌胀湿热内蕴证,症状:腹大坚满,院腹急痛,烦热口苦,纳少身重,溲赤短涩,大便秘结或溏烂,或有面目发黄。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治疗肝硬化以清热利湿,利水退黄为主。代表方:茵陈蒿汤合中满分消丸加减。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