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pT2N2M0 Ⅲa

题目: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2.0 cm×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最主要的依据是
  • 血压水平


  • [单选题]主动脉瓣狭窄的晚期,可见
  • 收缩压和脉压均下降

  • 解析: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动脉脉搏上升缓慢,细小而持续(细迟脉)。在晚期,收缩压和脉压均下降。

  •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传播途径不包括
  • 夏天蚊虫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其他人


  • [多选题]在骨骼标志中,肩胛骨的临床意义有
  • 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

    肩胛下角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骨的标志

    肩胛骨的最下端称肩胛下角


  • [多选题]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是
  • 早期合理用药(应考虑病灶性质和化疗效果)

    联合用药

    选用敏感药物

    坚持按计划有规律地用药(规律、适量、全程)

  • 解析: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一、早期用药:尽早用药,此时细菌生长繁殖旺盛,代谢活跃,对药物敏感;病灶供血丰富,药物也容易渗入发挥作用;同时患者身体抵抗力也强,及早用药病变易控制,有利于治愈。二、联合用药:是指根据不同病情和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疗效,并可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一般使用2-4种药,主要是为了增强抗菌效果、延缓细菌耐药、减少不良反应、交叉消灭耐药菌株?。三、适量:是指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且易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治疗失败; 药物剂量过大则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而使治疗难以继续。四、坚持全程规律用药:结核病的治疗必须做到有规律长期用药,不能随意改变药物剂量或改变药物品种,否则难以获得成功的治疗。 结核病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过早地停药,会使已被抑制的细菌再度繁殖或迁延,导致治疗失败。肺结核用药分两个时期,一是开始,选用强有力的药物无间断治疗,使症状尽快消失,痰菌转阴,病情明显好转,此期需3-6个月,也叫强化阶段。二是根治,根据病情联合或单用一种药作彻底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此期约需6-18个月,也叫巩固治疗阶段。

  • [单选题]患者,男,50岁,突起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测其血压26.4/13.6kPa(198/102mmHg)应选何药
  • 硝普钠


  • [多选题]患者自感四肢麻木,测定随机血糖为12.9 mmol/L,此患者应考虑
  • 再次检测血糖或OGTT

    测定GHbA1c


  • [单选题]患者于切除嗜铬细胞瘤后即刻发生低血压,应立即采用下列哪种治疗
  • 输血或输血浆

  • 解析:嗜铬细胞瘤患者常有循环血量减少,这可能是长期过度的α-肾上腺素能刺激的结果。临床上有直立性低血压和血球压积增高者可提示血浆容量减少。若在手术前血浆容量减少,且用滴注血浆或酚妥拉明治疗不能纠正者,则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即刻发生严重的低血压。这种情况下的低血压最好用补充血容量来治疗,如输血,而不用血管收缩剂。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中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