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始体较原体小
题目:关于衣原体发育周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原体进入细胞,形成吞噬小泡,原体在泡内增大形成网状体,约8小时后,网状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聚集,构成各种形状的包涵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瑞氏染色的血涂片上,见到一个细胞呈圆形,直径10~14μm,胞核分叶不清楚,胞质内及核上见粗大、大小分布不均、染成蓝紫色的颗粒,该细胞为
嗜碱性粒细胞
解析: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直径10~14μm,胞核分叶不清楚,胞质含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用甲苯胺蓝染色,颗粒由蓝变紫,称为异染性,大颗粒直径可达 1.2μm,易溶于水。故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影响钙磷代谢的激素是( )
甲状旁腺素
解析:甲状旁腺素调节钙磷代谢,促使血钙水平升高,血磷水平下降。
[单选题]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常用方法是
密度梯度离心
解析:单个核细胞的比重与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不同,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进行分离。
[单选题]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解析:革兰染色的结果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单选题]黄骨髓开始出现的年龄是
5~7岁后
解析:红骨髓的演变过程是5岁以下儿童全身骨髓腔都为红骨髓。5~7岁以后骨髓中开始出现脂肪细胞,即黄骨髓出现。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骨、短骨及长骨的近心端。
[单选题]尿微量清蛋白测定主要用于诊断
早期肾损害
解析:尿微量清蛋白检测主要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尤其当尿清蛋白排泄率持续超过20ug/min尿时,常作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操作是
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
解析:如果没有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容易造成溶血。
[单选题]根据移植物的来源不同,可将移植分为以下几类,不包括
异系移植
解析:根据移植物的来源不同,可将移植分为:自体移植、同系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异种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