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吡嗪酰胺
题目:某患者,男,29岁,咳嗽、咳痰2周,咯血2天,伴胸痛,经呼吸科诊断为肺结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临床监护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应该控制的指标是
INR2.0~3.0
PT在正常对照值的1~2倍
解析:由此题可掌握的要点是凝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的临床意义。临床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风险是出血,因此应该予以监控,例如控制INR2.0~3.0(B)与PT在正常对照值的1~2倍(E)。凝血时间12~16秒(C)或国际标准化比0.8~1.5(D)分别是两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区间。INR3.0(A)是引起出血的警戒点。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BE。
[单选题]应当按照规定报告所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定主体是
中药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
解析: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法定报告主体为药品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药品的境外制药厂商)、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
[单选题]负责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工作的机构是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解析:负责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工作的机构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多选题]常用抗真菌药中,( )可损害真菌细胞膜的屏障作用。
多烯类抗真菌药
唑类抗真菌药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常用抗真菌药的分类”。常用抗真菌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多烯类、唑类、丙烯胺类、棘白菌素类、嘧啶类和其他类,如灰黄霉素、阿莫罗芬、利拉萘酯、环吡酮胺等。这些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其中,多烯类、唑类、丙烯胺类等可损害真菌细胞膜的屏障作用;棘白菌素类抑制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葡聚糖的合成;氟胞嘧啶干扰真菌DNA和RNA的合成;灰黄霉素干扰真菌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多选题]关于ALT和AST的临床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LT的测定可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正常情况下成人的ALT值应小于40U/L
抗生素中的多数药物如利福平、苯唑西林、头孢呋辛等都可以偶尔引起ALT和AST的升高
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等都可引起ALT和AST的升高
心肌梗死时AST活力最高,在发病6~8小时AST开始上升,18~24小时后达高峰
解析:心绞痛并没有AST升高幅度大的特点,而且许多患者的AST升高是不明显的,在非变异型心绞痛更不具有这种特点。
[多选题]不适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是
责令停产停业
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解析: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违法事实清楚、有法定依据、拟作出数额较小的罚款(对公民处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
[单选题]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为
沙丁胺醇
解析:SABA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有吸入、口服和静脉3种制剂。首选吸入给药,常用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
[多选题]下列关于氯喹说法正确的是
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具杀灭作用
在肝中浓度高,可用于甲硝唑治疗无效的阿米巴肝脓肿
大剂量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大剂量可致金鸡纳反应
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
解析:氯喹及其他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如哌喹,氨酚喹等)主要对疟原虫的红内期起作用,可能系干扰了疟原虫裂殖体DNA的复制与转录过程或阻碍了其内吞作用,从而使虫体由于缺乏氨基酸而死亡。本品能有效地控制疟疾症状发作。对红外期无作用,不能阻止复发,但因作用较持久,故能使复发推迟(恶性疟因无红外期,故能被根治)。对原发性红外期无效,对配子体也无直接作用,故不能作病因预防,也不能阻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