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川贝母、百部、紫菀
题目:患者,男,45岁。咳嗽痰少,时有咯血,潮热,自汗盗汗,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用药应选用的药物是( )
解析:紫菀气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故对咳嗽之症,不论外感或内伤,寒嗽或热咳,皆可配用,为化痰止咳要药。治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常与款冬花、川贝、麦冬、阿胶等品同用。百部为治肺痨咳嗽的要药,且能用于一般咳嗽,尤以久咳为良,用治顿咳,也有很好疗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
风邪
解析:因风性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从而形成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证。
[单选题]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的因素是( )
暴饮暴食
解析:暴饮暴食,过饱,则饮食摄入过量,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能力,可导致饮食物阻滞,脾胃损伤,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病证。
[单选题]下列可引起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的疾病是
流行性腮腺炎
解析:淋巴细胞增多见于: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等。②某些血液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绝对值并不增高。
[单选题]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可能性较小的途径是( )
患者打喷嚏的空气飞沫
解析: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主要由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患者打喷嚏的空气飞沫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可能性较小。
[单选题]患者,男,40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头晕,心悸,乏力,动则加剧,舌淡,脉细弱。治疗应首先考虑的方剂是
八珍汤
解析:患者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头晕为血虚表现,乏力,动则加剧为气虚表现,是为气血两虚证,故选C。
[单选题]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 )
志贺菌属
解析: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属于志贺菌属,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发展成为慢性菌痢,可以反复发作。
[单选题]洪脉的主病为( )
邪热亢盛
解析: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气分热盛,亦主邪盛正衰。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针刺泻法的操作是( )
轻插重提
解析:泻法右转为主,捻转角度大,用力较重,频率快,针尖逆经脉循行方向而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疾速进针,徐徐退针,出针(或结合多捻转),紧提(重提)轻插(结合先深后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