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在同一张切片或细胞学涂片上,同时或先后对两种抗原进行染色,标记物不同

题目: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原理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伴有细胞增生的肥大器官常是
  • 心脏


  • [单选题]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 维持细菌的外形


  • [单选题]营养不良性钙化的病灶可见于下列组织内,除外
  • 肾小管上皮

  • 解析:营养不良性钙化比较常见,是变性坏死组织或异物的钙盐沉积,如结核病灶、脂肪坏死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变性坏死区,坏死的寄生虫虫体、虫卵及其他异物。

  • [单选题]常用的病理解剖器械应包括
  • 以上内容均包括


  • [单选题]天门冬氨酸的pK1=2.09、pK2=9.82、pKR=3.86,其pI是
  • 2.98

  • 解析:氨基酸的等电点(pI)等于氨基酸分子解离后处于兼性离子时其两侧的pK值之和的二分之一,酸性氨基酸完全质子化后提高pH基团解离的顺序为α-羧基、侧链基团羧基、α-氨基。

  • [单选题]不适宜做雌激素水平测定的染色法是
  •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 [单选题]肾穿刺的肾组织在解剖显微镜下肾小球呈
  • 针尖大小的红色点状


  • [单选题]关于坏死的说法,正确的是
  • 损伤不能再恢复

  • 解析:坏死出现则损伤不可恢复。核的变化依据损伤因子强弱可表现为:损伤因子较弱时,核的改变可顺序发生: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损伤因子强烈时,可先发生染色质边集后即进入核碎裂,也可由正常的核迅速发生溶解。坏死细胞胞质红染是由于胞质嗜碱性物质核蛋白体减少或丧失而致。在凝固性坏死,组织细胞轮廓并不立即消失,而是较长时间的保存。坏死的形态学改变通常在组织、细胞死亡后数小时至10小时以上才出现。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临床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