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ALP

题目:哪种血清酶含量随年龄变化最为明显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生理变异,变化最明显的酶是和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碱性磷酸酶。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检验血清中自身抗体和多种病原体抗体的常用方法是
  • 间接法

  • 解析:间接免疫荧光法以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与已结合的抗体发生作用,从而推知抗原或抗体的存在。间接荧光技术可以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也可用已知的抗体测出未知抗原。

  • [单选题]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
  • 溶血性贫血

  • 解析:溶血性贫血时,大量网织红细胞释放入外周血,少量有核红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

  •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什么疾病
  • 淋巴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

  •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又称腺性热。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的MPO活性下降见于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单选题]下列说法符合纤溶理论的是
  •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 解析:出血性疾病是由凝血与抗凝及纤溶失调而引起,凝血过程中已激活纤溶酶原(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激活纤溶酶原(PLG)是原发性纤溶的基础,t-PA激活PLG必须有纤维蛋白作为辅因子。

  • [单选题]有一闭塞性脉管炎男性患者服用新抗凝片(硝苄香豆素),一个月后出现皮肤片状瘀斑,腰部疼痛,并有深部肌肉血肿及肉眼血尿。入院后检查除有轻度贫血外,白细胞及血小板数正常,肝功能正常,血小板功能检查正常。APTT及P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2g/L、3P(-)。患者出血可能是
  •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


  • [单选题]关于t(9;22)(q34;q11),错误的是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阴性


  • [单选题]恶性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 [单选题]总铁结合力实际上是反映血浆哪类物质的水平
  • 运铁蛋白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营养(师)(代码:210)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外科主治 放射医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