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F

西酞普兰 盐酸帕罗西汀

题目:患儿,男性,8岁。自幼就比同龄小孩发育慢些,2岁才会走路。会叫爸妈。目前只会讲简单的句子,基本上仅用于表达要求,如"要吃饭"、"妈妈走",不会进行简单的交流,不会和其他小朋友玩,不会玩玩具。吃饭、大小便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家人协助。勉强呆在幼儿园?老师反映患儿什么都学不会,且手脚总动个不停,注意不集中,上课时满地跑,有时用头撞墙。查体:患者眼眶距宽,两服外角上斜,内眦赘皮,鼻粱低,通贯掌。精神状况检蠢,患儿在诊室里手脚动个不停。只会从1数到3,不认识颜色,会用积木搭4层塔,对部分指令不理解,会讲简单的词.不时傻笑,晤谈闻突发冲动,用头撞墙。

解析:C、F选项为抗抑郁药,根据题干患者无抑郁表现,故选C、F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心因性精神障碍与癔症的共同之处在于
  • 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

  • 解析:癔症和心因性精神障碍均为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疾病。癔症在日常应激下起病,症状具有夸张性、表演色彩、暗示性,反复发作是癔症诊断的特征症状。

  • [单选题]病理性心境恶劣较多见于
  • 癫痫性精神障碍

  • 解析:病理性心境恶劣是在精神病理基础上,无任何外界原因和内心因素而突然出现不满、紧张、委屈、伤感、愠怒、易激动的心情和攻击行为。此症状在癫痫性精神障碍的表现中有其特点,常呈阶段性的发作。

  • [单选题]阿尔茨海默病的首发症状常为
  • 近记忆障碍

  • 解析:近记忆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首发和最明显的症状。

  • [单选题]关于感应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 原发者文化程度多偏低,被惑应者多年龄较高,文化程度高

  • 解析:感应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包括:①原发者多以系统性妄想为主要表现;②原发者与被感应者关系亲密;③被感应者对原发者有依从性;④被感应者的症状与原发者基本雷同;⑤当原发者症状缓解后,被感应者的症状往往亦可随之减轻或消失。临床观察发现,原发者多为年龄较高,受过良好的教育和有较好的智慧,并具有坚强的人格特征,被感应者的文化程度多偏低。

  • [单选题]下列关于安斯沃斯所分婴儿依恋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
  • 一般型属于安全型依恋

  • 解析:安斯沃斯等人采用陌生人情境程序的技术调查婴儿的依恋。考察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反应,认为婴儿依恋有三种类型:安全型,比较快乐自信,是对外界的积极反应;回避型,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期亲密联系,为不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亦称焦虑矛盾型,离开母亲后焦虑,但又反抗母亲的爱抚。安全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回避和反抗型为不安全型依恋。无一般型的说法。此题的答案为D。

  • [单选题]下面关于精神分裂症概念演变哪项是正确的
  • 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

  • 解析:精神分裂症概念的由来按照时间顺序是: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Hecket(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认为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以衰退而告终,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布鲁勒提出疾病多发生在青年,并非皆以衰退而告终,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 [单选题]精神药物对下列哪种障碍基本上没有治疗效果
  • 人格障碍

  • 解析:人格障碍者药物治疗效果差,精神药物很难改变人格结构。答案为选项C。

  • [单选题]具有固护胎儿作用的经脉是( )
  • 带脉


  • 推荐下载科目: 外科护理(正高) 内科学(副高) 妇产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MRI医师 医学检验(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