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非孕时子宫峡部长度约为1cm

题目:下列关于子宫峡部形态学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解析:子宫峡部即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约1cm,又称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延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妊娠6~7周,双台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故C正确。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骨产道,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 骨盆入口平面为骶岬、髂耻缘与耻骨联合上缘

  • 解析:(1)骨盆入口平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 ①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是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的关系密切。 ②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③入口斜径: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平均值约为12.75cm. (2)骨盆最大平面:此平面为骨盆腔内最宽大部分,无产科临床重要性。 (3)中骨盆平面:即骨盆最小平面,中骨盆平面有两条径线。 ①中骨盆前后径:平均值约为11.5cm. ②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 (4)骨盆出口平面:即骨盆腔的下口。 ①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1.5cm ②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9cm,是胎先露部通过骨盆出口的径线,其长短与分娩的关系密切。 ③出口前矢状径:平均值为6cm.④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为8.5cm.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径之和>15cm时,一般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5)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①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代表骨盆轴。 ②骨盆倾斜度:一般为60°。若角度过大,常影响胎头衔接。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软产道裂伤的因素
  • 产程延长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传染病(正高) 麻醉学(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LA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