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骨肉瘤
题目:患者男性,16岁,左小腿上段肿胀疼痛3月余,夜间痛明显,查体:左胫骨上段肿胀明显,有压痛,可扪及6cm×7cm质硬包块,固定,X片显示在胫骨上段虫蚀状溶骨性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可见Codman三角,局部软组织受侵、肿胀。
解析:1.良性骨肿瘤通常无骨膜反应,无软组织影,本病例根据发病年龄、部位、X线点考虑骨肉瘤可能性大。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中位发病年龄20岁。好发于股骨远端颌胫骨近端干骺部。疼痛和肿胀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2.骨肉瘤通过血道播散,肺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所以胸部X线检查是最常规检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
胃
解析:淋巴道转移,一般都沿着淋巴汇流的方向发展,先到达最近的一组淋巴结(第一站),如胃癌的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而后再侵犯较远的第二站或第三站淋巴结(如胃癌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甚至肝门淋巴结),最后可经胸导管进入血行而发生血道的转移。当受累淋巴结和淋巴管发生阻塞时,癌细胞可通过侧支循环或逆流方向发生跳跃式或逆行性转移。胃癌一般多引起胃周围淋巴结的转移,如发生左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则提示它的转移范围已很广泛和预后不良。
[单选题]下列属逆治法的是( )
热者寒之
[单选题]临床上选择超分割放射治疗,其主要目的是
进一步分开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效应差别
解析:纯粹的超分割可以被定义为:在与常规分割方案相同的总治疗时间内,在保持相同总剂量的情况下每天照射2次。超分割的基本目的是通过降低分次剂量进一步分开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效应差别。
[单选题]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错误的表述是
ⅢA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行放疗和化疗
解析:ⅢA期患者最好先行新辅助治疗,然后再手术,术后根据情况进行其他抗肿瘤治疗。
[单选题]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
刺痛
[单选题]早期乳癌肿块切除和放射治疗后,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 ( )
乳腺内原病变区
[单选题]关于病理性核分裂象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见于恶性肿瘤
解析:正常细胞、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中均可见到核分裂象,恶性肿瘤中核分裂象增多,病理性核分裂象出现于恶性肿瘤。
[单选题]患者,女,35岁,扁桃体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半年出现局部复发,此时应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为
手术治疗
解析:扁桃体癌放疗后复发,优先考虑手术切除,再根据手术情况和病变范围考虑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