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题目:
男,32岁。反复皮肤紫癜1个月,加重并腹痛2天。查体:四肢皮肤散在紫癜,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6次/分。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重度低温患儿复温时间是
12-24小时
解析:若肛温>30°,一般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若肛温<30°,早12-24小时恢复。
[单选题]运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最早出现指标的是
网织红细胞增加
解析: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5~10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7~12天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平均2个月恢复。因此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如有效,最先升高的是网织红细胞。
[单选题]正常脐带内含有
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
解析:脐带断面中央有一条脐静脉,两侧有两条脐动脉。
[单选题]胎心率变异减速的特征不包括
胎心率恢复缓慢
解析:胎心变异减速的特点是胎心率减速与宫缩无固定关系。一旦出现变异减速,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恢复也迅速。变异减速一般认为系子宫收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所致。
[单选题]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氧产生3分子ATP
解析:氧化磷酸化指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此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线粒体呼吸链有两条,NADH氧化呼吸链可产生2.5个ATP,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则只产生1.5个ATP。
[单选题]长期应用氯丙嗪引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锥体外系反应
解析:①常见错选A,发生率约25%。直立性低血压是氯丙嗪的不良反应,常发生于注射用药之后,是α受体阻断的结果,但并非题意,本题问的是“长期应用”,而直立性低血压一次用量过大即可发生;②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应该是锥体外系反应,这是因为氯丙嗪抗精神失常是阻断中脑皮质、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用药需要长时间,这样氯丙嗪也同时阻断了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会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单选题]强心苷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主要是
减慢房室传导
解析:此题是以理解为主的考题,强心苷治疗心房颤动机制与心脏的生理、颤动的病理密切相关。心房颤动主要危险在于心房过多的冲动传到心室引起心室率过快,妨碍心室泵血功能,导致严重循环障碍。强心苷主要作用是减慢房室传导,阻止过多颤动冲动传入心室,从而减慢心室率,改善心搏血功能。但对多数患者并不能消除心房颤动。本题只有36.5%考生选择此正确答案。另有33.6%和12.5%考生分别选择延长心房不应期和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反映出部分考生对颤动病理、强心苷药理等基础知识概念模糊,不能选择正确答案。
[单选题]子宫内膜增生症对机体最大的危害是
癌变
解析:内、外源性雌激素长期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进而发展为子宫内膜样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