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2430ml

题目:患者男性,34岁,60kg。烧伤后2小时入院,自述疼痛剧烈,口渴。查体:面色苍白,HR 150次/分,BP 85/65mmHg,头颈部、躯干部布满大小不等的水疱,可见潮红创面,两上肢呈焦黄色,无水疱。

解析:我国常用的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按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计算,即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晶体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特重度烧伤为1∶1,即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各0.75ml。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第三个24小时补液量根据病情变化决定。60X1.5X54÷2=2430ml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符合结核菌病原学特点的是
  • 生长缓慢,增殖一代需15~20小时

    为需氧菌,不易染色

    结核菌中人型、牛型为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

    70%乙醇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被杀灭

    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即可被杀灭


  • [单选题]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性行为传播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护士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