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可待因的镇咳作用比吗啡强
题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解析:吗啡可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但因有成瘾性,并不用于临床,但是镇咳作用要强与可待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21岁。1小时前被人发现昏迷,身边有空瓶,瓶内有刺激性气味。查体:P60次/分,全身大汗,呼吸有蒜臭味,瞳孔针尖大小,两肺满布湿性啰音。最可能的诊断是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解析:呼吸有蒜臭味伴针尖样瞳孔为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特征性症状。
【避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有烂苹果味。一氧化碳中毒口唇颜色多为樱桃红。乙醇中毒患者呼吸有酒精味。
[单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炎症性质是
变质性炎
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炎症性质是变质性炎,流脑是化脓性炎。
[单选题]一例新发现的肺结核,胸片示:左上肺云雾状淡片影,其内有透光区,痰涂片(+),下列哪种方案较理想
2HSP/6HP
解析:在结核病的初治治疗方案中,采用2个月强化期和4-6个月巩固期。强化期联合3-4个杀菌药,约在2周内控制症状。常用抗结核药有: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链霉素(SM,S)、吡嗪酰胺(PZA,Z)、乙胺丁醇(EMB,E)。异烟肼(INH):对结核菌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链霉素(SM):是初治肺结核强化期〈开始两个月〉治疗化疗方案组成药物之一,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杀菌作用。利福平(RFP):对结核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吡嗪酰胺(PZA):对细胞内或静止状态下的结核杆菌具有特殊杀灭作用。乙氨丁醇(EMB):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男,50岁。因持续心悸5天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142/80mmHg,心界不大,心率132次/分,心律不齐,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心室律绝对不规则。控制心室率宜首选:
比索洛尔
解析:P波消失,代之以f波,心室律绝对不规则,提示其为房颤,房颤的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
[单选题]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
甲型病毒性肝炎
解析:甲型病毒性肝炎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
[单选题]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心瓣膜疣状赘生物的主要成分是
血小板与纤维素
解析: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瓣膜表面,尤以瓣膜闭锁缘上可形成单行排列、直径1~2mm的赘生物。赘生物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伴小灶状的纤维素样坏死。其周围可出现少量的Aschoff细胞。
[单选题]患者,男,65岁。近1年来反复出现想用刀扎孙子的冲动,自己非常爱孙子,但控制不住要出现这种想法,担心自己真的会伤害孩子,非常痛苦。此症状为
强迫意向
解析:强迫意向又名强迫冲动,是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是一种会通过行动将想法付诸实施的冲动感,但是患者从来不会有真正的行动,患者明知这样做事非理性的、荒谬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努力控制住不去做,但其内心的冲动无法摆脱,所以选C。
[单选题]青年李某,因急性阑尾炎施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成功,但拆线时发现伤口愈合欠佳,有淡黄色液体渗出。经检查,原因是由于术中缝合的羊肠线不被李某人体组织吸收,临床少见。经过对症治疗,李某于一个月后痊愈。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造成李某术后愈合延迟的事故,应当属于
因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医疗意外
解析: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不属于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