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毒血症
题目:患者男,10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0天,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声响及触碰患者可诱发上述症状。患者神志清楚,不发热。
解析:3.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索引起患者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45岁。突发中上腹持续性疼痛,伴呕吐、尿黄2小时,发病前3小时大量饮酒,并进食较多油腻食物。查体:T37.5℃,P98次/分,R22次/分,BP13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心律齐,上腹有压痛及反跳痛。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腹部CT
解析:患者饮酒、进食大量油腻食物后突发中上腹部疼痛并呕吐、尿黄,查体可见上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考虑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为明确诊断,CT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检查,不仅能诊断急性胰腺炎,而且能鉴别是否有胰腺坏死,还可发现胰腺周围脏器组织间有无胰外积液和坏死感染征象。
【避错】血尿淀粉酶测定是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诊断方法。血清淀粉酶在发病数小时后开始升高,24小时可达高峰,4~5天恢复到正常。尿淀粉酶在24小时才开始升高,48小时可达高峰,下降缓慢,1~2周后恢复正常。该患者发病2小时,淀粉酶可能尚未升高。
[单选题]因局部支气管狭窄所致的呼吸音的附加音是
干啰音
[单选题]《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形是
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过程中相关各方均无过错但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损害
解析:《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40条规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单选题]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Ⅱ型最常见的检测异常是
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解析: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分三型,①Ⅰ型,又称抗肾小球基底膜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②Ⅱ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和冷球蛋白阳性;③Ⅲ型,少免疫复合物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A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符合题意。
【避错】B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Ⅰ型,C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Ⅲ型。
[单选题]子宫动脉来自
髂内动脉
解析:子宫的血液供应来自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的分支。子宫静脉在子宫下部两侧组成子宫静脉丛,与阴道静脉丛相连。子宫静脉与子宫动脉相伴行,注入髂内静脉。
[单选题]下列有关急进型肾小球肾炎的描述正确的是:
Ⅱ型多伴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解析:急进性肾小球胃炎病理分型(Couser分类法)Ⅰ型:根据免疫荧光线条状趁机伴循环抗GBM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形成分为两类①伴肺部损害的肺出血-肾炎综合征。②不伴肺部损害的抗GBM抗体型肾小球肾炎(无肺出血)。Ⅱ型:免疫荧光颗粒沉积型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型)此型我国常见。Ⅲ型:寡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Ⅲ型中70~80%血清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
[单选题]每侧乳腺具有多少个腺叶
15~20个
解析:每侧乳腺具有15~20个腺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