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
题目:《渥太华宪章》提出于
解析: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渥太华宪章》指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为达到身体、精神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的完好状态,每个人或人群必须有能力去认识和实现这些愿望,满足需求以及改变或处理环境。”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选择媒体的原则有速度、效果和
经济
[单选题]我国推行的“四、二、一”保健制度是指
生后第1年保健4次,第2年保健2次,第3~6年每年1次
[单选题]为吸毒者提供治疗、康复帮助的预防是
三级预防
解析:由于吸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是药物、人和环境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干预从多方面入手。目前提倡开展“三级预防”则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教育干预活动,提高大众预防药物滥用的能力。
[单选题]不属于二次环境污染物的是
可吸入颗粒物
解析: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酸雨、甲基汞等。二次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通常比一次污染物严重。
[单选题]"肠风"、"脏毒"是指( )
便血
[单选题]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保健行为的是
定期体检
[单选题]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这种说法
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有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解析:疫源地是否已被消灭需依据以下几个条件加以判断:①传染源已被移走(指被隔离、治疗或死亡)或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的状态(如已被治愈);②通过各种措施已将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彻底杀灭;③所有的易感接触者均已度过了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再无新的病例或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