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题目: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 )。

解析:血清与血浆的差别在于:血清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等。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血清特种蛋白测定的方法为
  • 免疫透射比浊法


  • [单选题]关于子宫的位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子宫颈下端在坐骨棘平面稍下方

  • 解析:子宫颈下端平坐骨棘稍上方。

  • [单选题]正态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规律,μ±1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 68.2%

  • 解析: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正态曲线总面积为1或100%,则理论上曲线下面积为:μ±1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8.2%,μ±2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5%,μ±3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7%。

  • [单选题]关于干性坏疽下列正确的是
  • 四肢末端凝固性坏死伴水分蒸发变干

  • 解析:干性坏疽是大块组织凝固性坏死加上坏死组织水分蒸发变干的结果,大多见于四肢末端,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故坏死组织水分少,加上蒸发,坏死组织较干燥,可防止细菌入侵,也可抑制坏死组织自溶,因而腐败菌感染较轻。

  • [多选题]正常前列腺液可见到
  • 多量卵磷脂小体

    有时可见到淀粉样小体

    少量精子

    少量白细胞

    偶见红细胞

  • 解析:正常前列腺液可见到:(1)卵磷脂小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多大于血小板,小于红细胞,折光性强。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中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前列腺炎时数量常减少或消失,分布不均,有成簇分布现象。 (2)红细胞:正常前列腺液中偶见红细胞(<5/HP)。前列腺炎、结核、结石和恶性肿瘤时可见红细胞增多;按摩时用力过重,也可导致出血而使红细胞增多。 (3)白细胞:正常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散在,一般<10/HP。前列腺炎时白细胞增多,并成堆分布,同时亦可伴有多量上皮细胞。如白细胞>10~15/HP,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炎。 (4)前列腺颗粒细胞:胞体较大,多为白细胞的3~5倍,正常不超过1/HP,老年人增多。前列腺炎时可增加至数10倍并伴大量脓细胞。 (5)淀粉样小体:体积较大,圆形或卵圆形,约为白细胞的10倍,呈微黄色或褐色的同心圆线纹层状结构,正常人前列腺液中可存在淀粉样小体,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一般无临床意义。 (6)滴虫:发现滴虫,可诊断为滴虫性前列腺炎。 (7)精子:多为前列腺按摩时,精囊受挤压使少量精子溢出,无临床意义。

  • [单选题]正常人的HbA和镰状细胞贫血者HbS的区别是( )
  • β-亚基N端第六位氨基酸不同


  • [单选题]患者,女性,54岁,糖尿病,脚趾溃疡,分泌物培养出一种细小的菌落鉴定为棒状样杆菌,并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同时患者血培养也培养出相同的细菌。治疗了几个月后,脚趾的分泌物依旧培养出此种细菌。证实临床上也为多重耐药。此种棒状杆菌应该是下列哪种细菌
  • 杰克棒杆菌

  • 解析:杰克棒状杆菌一般存在于免疫力低下的宿主,该菌多分离自患者血液、泌尿生殖道标本、脑脊液等,常多重耐药。

  • [单选题]某地提供A、B、O、AB血型人数分布的数据是
  • 无序分类资料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放射医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中药士(代码:102)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