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的反应方式是抑制

题目:VVI起搏器表示

解析:VVI起搏器的第1个字母V代表心室起搏功能,第2个字母V代表心室感知功能,第3个字母I代表心室感知后的反应是抑制。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延长,大于PP间距;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单选题]“肺门舞蹈征”常见于
  • 房间隔缺损

  • 解析:房间隔缺损时,左心房内血液分流进入右心房,右心房同时接受体循环回流及左心房分流的血液,使肺循环血量明显增多,在透视观察时肺门血管影明显增粗,搏动强烈,即“肺门舞蹈征”。

  • [单选题]功能性室壁瘤是指
  • 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

  • 解析:如果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则称为功能性室壁瘤。

  • [多选题]预激综合征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 窦性心律呈完全心室预激图形

    PJ间期常>0.27s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QRS波群呈完全心室预激图形

    食管心房调搏通常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单选题]以下情况可引起PR间期延长,但应除外
  • 预激综合征

  • 解析: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引起PR间期延长。干扰性(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房性心动过速、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房室结双径路蝉联现象可引起PR间期在一段时间内显著延长(心房激动连续从慢径路下传)。预激综合征则引起PR间期缩短。

  • [多选题]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 心房除极后产生心室空白期,心室除极后产生心房空白期

    PVARP是指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包括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

    心房总不应期等于AV间期与PVARB之和

    通常起搏的AV间期大于感知的AV间期

  • 解析:AV间期+PVARP为心房总不应期,应小于基础起搏间期。

  • [多选题]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对交叉感知引起的感知过度,可适当降低对应心腔的起搏输出电压

  • 解析:感知不良通常引起竞争性心律失常。

  • [单选题]在运动过程中,冠状动脉血流量短时间可增加
  • 4~5倍

  • 解析:在运动过程中,冠状动脉的储备能力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短时间增加4~5倍。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