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

题目:Koch三角是指

解析: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为Koch三角。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心房颤动出现缓慢而规整的心室率提示
  • 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心房颤动时由于干扰及隐匿性传导,RR间距绝对不规则。若RR间距变得缓慢而规则,提示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单选题]关于心电图产生原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某一瞬间各处心肌的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 解析:某一瞬间各处心肌的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明显不同,同一处心肌在除极的不同时间,其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 [单选题]以下情况可引起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但不包括
  • 间歇性右束支阻滞消失后

  • 解析: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表现为心室除极顺序由异常转为正常后的一段时间内,T波呈现与异常除极时QRS波群主波同向的改变。间歇性右束支阻滞时,当右束支阻滞消失后不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可能与其初始40ms向量仍正常有关。

  • [单选题]关于起搏器间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通常PVARP要小于VRP

  • 解析:由于在VRP内的心室事件不能启动PVARP,而该心室事件可能被心房通道误感知,造成意外的起搏,因此,通常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大于心室不应期(VRP)。

  • [单选题]以下最易引起阿-斯综合征的是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逸搏的频率较慢,致使心排出量降低,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出现心室停搏而导致阿-斯综合征。

  • [单选题]1957年,首先研制出动态心电图仪的学者是
  • NormanJ.Holter

  • 解析:1957年,美国NormanJ.Holter首先发明和研制成功连续记录体表心电图的记录仪。因此,动态心电图又称为Holter监测。

  • [单选题]Vieussens环是指
  • 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互相吻合形成的动脉环

  • 解析: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相互吻合形成动脉环,称为Vieussens环,是常见的侧支循环。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推拿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药学(师)(代码:201) LA医师 医学检验(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