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F

任何拥有良好商业关系的亲戚但不是一名高中退学者的人一定找到了一份薪水不低的工作

题目:任何一高中生辍学都会失业,除非他或她找到一份低薪水的工作或者他或她有良好商

解析:有良好商业关系亲戚的非高中退学者的薪水如何,文段中没有讨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不超过200的自然数除以5余1,除以7余2,除以11余2,问这个数除以13余数是多少?
  • 0

  • 解析:由后两个条件可知此数应是7和11的公倍数再加2,即可以表示成77n+2的形式,当n=2时,77×2+2=156,这个数除以5余数是1,且不超过200,是符合题意的唯一数,所以156+13=12,余数为0。

  • [单选题]下列有关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转包期可以由转包合同自由确定

  • 解析:所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是指承包经营权人在承包以后,在承包经营期限内,将其承包的土地转包给他人,但承包经营权仍然存在。因为承包人只能在承包期内转包,所以转包的期限要受到承包期限的限制。另外,转包不同于转让,转让意味着承包人完全退出承包关系,由受让人取代承包人的地位。而在转包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仍旧是承包人。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 [单选题]甲原是某公司总经理,年收入20万元。甲于1995年4月4日至18日,先后利用其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共透支银行款50万元。后甲于1995年5月19日至1998年10月7日,先后归还透支款29万余元。由于其在1997年2月时被解除总经理一职,收入锐减,虽经银行催还,仍有21万余元没有归还。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 不构成犯罪,属于借贷纠纷

  • 解析:甲的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甲在任总经理期间,年收入20万元,对50万元透支款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其于1995年5月19日至1998年10月7日先后归还透支款29万余元,余款21万余元没能归还是因为其在1997年2月时被解除总经理职,收入锐减,而非恶意拖欠。因此其行为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恶意透支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甲没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也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其行为不构成诈骗罪。本案属于借贷纠纷,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单选题]某图书馆复印室复印图书、报刊资料,由私人自费订购,该行为属于( )。
  •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传播其作品

  • 解析:《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因此该图书馆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

  • [单选题]强某于2003年10月15日早8:10左右,骑着摩托行驶在312国道的瓜市桥上,与他同向的一辆绿色混凝土搅拌卡车突然将他撞倒,并把他甩出约十米,肇事司机见状后,立即加快油门逃逸。强某放在轻骑摩托车后箱的4.8万元现金因后箱破损而洒了一地。被告人张某与朋友李某驾驶一辆载满乘客的中巴车经过,李某发现倒在地上的强某和满地的钱,便叫张某停了下来,鼓动乘客纷纷下车“捡”钱,一些过路群众也加入进来。5分钟后地上已经分文未剩。捡完钱后,乘客上车,张某驾车逃走。张某与李某构成何罪?( )
  • 聚众哄抢罪

  • 解析:聚众哄抢罪是指纠集多人,实施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具有聚众哄抢的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的行为符合聚众哄抢罪的构成要件,应以本罪定罪处罚。

  • [单选题]2007年和2003年相比,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约下降了( )。
  • 14%

  • 解析: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31444 7万人,2003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74432×49.1%≈36546(万人),(36546-31444)÷36546×100%≈14%。

  • [单选题]阅读以下文字,完成3~7题。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踊跃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 解析:A、B、C三项的解说均不够全面。

  • [单选题]生命单体
  • 4—3—1—2—5

  • 解析:本题的五个事件描述了地球生物起源与发展的过程。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地球生物最初起源于简单有机物,即(4)应排在最前面;地球生物发展的结果是地球生物圈的最终形成,即(5)应排在最后。由此先排除B、D两项。生物大分子是原始生物的最初表现形式,A项将其排在生命单体与原始水生物之后,显然不合理。也应排除。

  • [单选题]市工商、税务、交管、交通、银行、保险等部门在交易市场内现场办公,使客户______便可办成所有手续。
  • 足不出户

  • 解析:足不出户:脚不跨出家门。近在咫尺:近不过在五六寸至一尺之间,形容离得特别近。直截了当:形容做事、说话不绕弯子。轻而易举:不需要作多大的努力就能办到或对付。故正确答案为A。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村官 公选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