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40.48%

题目:2010年该地区的增加值率为( )。

解析:(4)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总体统计中的增加值率”,《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2版)》的第198页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增加值率是反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值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100%由题意:该地区总产出=12+35+15+10+12=84亿元得到:该地区增加值率=(34÷84)×100%=40.48%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 运动员年龄

    运动员编号

    运动员身高

    运动员体重

  • 解析:答案:ABDE?



  • [多选题]下列关于中间投入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又称中间消耗或中间产品

    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总产出计算到哪,中间投入就计算到哪

    实际消耗掉和外单位提供的价值

  • 解析:解析:E项:中间投入一般是外单位的劳动成果,不是本单位的劳动成果。

  • [单选题]统计资料的公布程序主要有统计资料的核定、( )和备案。
  • 审批


  • [单选题]因行为人疏忽大意等过失而导致的统计数据多报或者少报行为,不构成统计违法行为。 ( )
  • 错误

  • 解析:解析:从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的主管构成来看,不是以故意为前提的,而是以行为人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为前提的。对于因行为人疏忽大意等过失而导致的多报或者少报行为,首先应认定其已构成虚报或者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但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对该案件的具体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程度,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作出从轻、减轻、免予处理或者不予立案的决定。

  • [单选题]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审查调查项目的( )。
  • 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 解析:《统计法》第十三条规定:“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并公布;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 [单选题]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 )。
  • 实多报少

  • 解析: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瞒报统计资料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实多报少”。B项是篡改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c项是伪造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D项是虚报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的是( )。
  • 盘点中的账外产品

  • 解析:解析:批发、零售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不包括:①尚未验收人库的商品;②已销售并按规定办理完各种手续,但尚未提货、发货的商品;③代外单位保管的商品;④盘亏的商品。

  • 推荐下载科目: 会计员 初级会计 国际内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注册税务师(CTA) ACCA/CAT 银行从业 初级经济师 初级统计师 高级统计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