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增强增益仍为无回声,壁光滑,边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

题目:囊性肿物的声像图特点是

解析:囊性肿物的声像图特点:增强增益仍为无回声,壁光滑,边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避免超声入射角对血流成像影响的方法是
  • 能量多普勒成像


  • [单选题]二尖瓣前叶M型曲线,其EF段下降速度正常为
  • 80~120cm/s

  • 解析:正常人二尖瓣前叶曲线舒张期上升形成E、A两峰,两峰之间有一切迹即F点。当曲线达E峰后,随后迅速下降至F点形成EF段,下降速度80~120cm/s,为心室快速充盈后房室间压力差减小,二尖瓣前叶向后漂移所致。

  • [多选题]关于输卵管积水的声像图表现,叙述错误的有
  • 一般为单侧性

    囊壁较厚,内部可见完全分隔


  • [多选题]进行超声造影时,远场的增强强度总是不及中部,其原因有
  • 低机械指数使远场的声强不足

    微泡对声强的衰减显著增大

    声扩散致使远场声强下降

    更高的谐波频率增加了回声的衰减


  • [单选题]能量多普勒技术的临床应用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显示血流方向性提高


  • [多选题]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包括
  •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

  • 解析: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分支如下。 (1)脊髓前、后动脉 发自椎动脉,分布于脊髓。 (2)小脑下后动脉 发自椎动脉,分布于小脑后下部及延髓背外侧部。 (3)小脑下前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分布于小脑下前部。 (4)小脑上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分布于小脑上部。 (5)脑桥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分布于脑桥。 (6)迷路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入内耳门,分布于内耳。 (7)大脑后动脉 绕大脑脚向背侧,其皮质支主要分布于颞叶下面和枕叶内侧面,以及两叶上外侧面的边缘部。中央支亦起自根部,供应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及下丘脑等。

  • [单选题]超声在人体软组织衰减的主要因素是
  • 胶原蛋白含量

  • 解析:超声在人体软组织中传播,声能被吸收与胶原蛋白含量正相关。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精神病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麻醉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