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溃疡性结肠炎
题目:患者,女,48岁。脐周隐痛3个月,常于餐后发生,排便后减轻,排便2~3天/次,伴腹胀,食欲减退。近1个月腹痛、腹胀加重,伴恶心、呕吐,体重下降。查体:右下腹可及5cm×6cm包块,质中,边界不清,有压痛,肠鸣音4~6次/分。化验:Hb103g/L, ESR 64mm/h。#结肠镜:升结肠近回盲部3cm×4cm黏膜隆起病变,表面欠光滑,有糜烂渗出,回盲瓣正常结构消失。
解析:1.肠结核:与本病不易鉴别,X线表现也很相似。在其他部位如肺部或生殖系统有结核病灶者,多为肠结核。结肠镜检查及活检有助鉴别,如仍不能鉴别,可试用抗结核治疗。如疗效不显著,常需开腹探查,经病理检查才能诊断。病理检查中,结核病可发现干酪性肉芽肿,而Crohn病则为非干酪性肉芽肿。故A诊断可能。2.结肠淋巴瘤:腹泻、腹痛、发热,体重下降,疲劳感更为明显,更易发生肠梗阻。症状多为持续性,恶化较快。腹部肿块与Crohn病比边界较清楚,较硬,一般无压痛。可有浅表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明显肿大。X线及小肠镜检查可发现肠腔内肿物及溃疡。小肠活检有助于诊断。故D可能。3.结肠癌 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直肠癌指诊检查时常可触及肿块,粪隐血试验常呈阳性。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故C可能。4.Crohn病 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肿块、腹胀、恶心、呕吐、血便等。约80%以上的病人以腹痛为起始病症,发病较急,一般腹痛位于脐周和右下腹,为间歇性的阵发性疼痛,有时可累及全腹;约80%的病例有腹泻,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常带有恶臭,但少有脓血便。但在急性期,小肠病变广泛或结肠有溃疡性病变时可出现明显的血便,甚至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和休克。B有可能。5.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或便秘,病初症状较轻,粪便表面有黏液,以后便次增多,重者每天排便10~30次,粪中常混有脓血和黏液,可呈糊状软便。便血是较常见的症状,与本病不符,故可排除E诊断。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腹部包块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的哪些类型
粘连型
干酪型
解析:1.粘连型 腹膜明显增厚,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肠襻间或与其他器紧密粘连,肠曲可受束带压迫而出现梗阻。肠系膜增厚、缩短,大网膜亦增厚变硬,呈团块状,严重者腹腔完全闭塞。2.干酪型 以干酪样坏死为主要病变。肠曲、大网膜、肠系膜或腹内脏器之间互相粘连而分隔成多数小房,小房腔内有混浊或脓性积液,同时有干酪坏死的肠系膜淋巴结参予其间,形成结核性脓肿。有时小房可向肠曲、阴道或腹壁穿破而形成瘘管。故BD正确。3.渗出型 腹膜充血、水肿,表面覆以纤维蛋白渗出物,可见许多黄白色或灰白色细小结核结节,或互相融合。腹腔内有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积聚,腹水为黄色,有时微呈血性。无包块故A错误。
[多选题]哪些药物应慎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
利血平
阿司匹林
保泰松
解析:一、非甾体类抗炎药 常见的有: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消炎灵、扑湿痛、扶他林、炎痛喜康、保泰松、索米痛、安痛定等。 这类药物可使胃黏膜通透性增加,之后胃肠非特异性炎症形成黏膜溃疡、出血,甚至穿孔。二、 降压药 利血平、降压灵、胍乙啶、复方降压片等,可促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从而发生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多选题]蛔虫病常见并发症包括
肠梗阻
胆绞痛
顽固性荨麻疹
[多选题]原发性肝癌的细胞分型包括
胆管细胞型
肝细胞型
混合型
解析:组织分型: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癌;混合性肝癌。故ADE正确。
[多选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因素可能为
胃酸分泌异常及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改变
胃运动和胃排空功能异常
内脏感觉过敏
幽门螺杆菌感染
解析:①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家族聚积性。在双胞胎中,其中一人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另一人的患病几率较其他人要大。胃肠运动障碍,包括胃排空延迟、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等。③胃酸分泌异常,而这些症状被认为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④内脏感觉过敏,研究发现FD患者胃的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内脏感觉过敏可能与外周感 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整合等水平的异常有关。⑤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研究证明,部分FD患者进食后胃底舒张容积明显低于正常人,这一改变最常见于有早 饱症状的患者。此外,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和抑郁、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 肠激素等也可能参与
[多选题]关于增生型肠结核的病理改变,正确的有
大量结核肉芽肿
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局部肠壁增厚、僵硬
可见瘤样肿块突入肠腔
解析:增生型肠结核 常见于盲肠和升结肠。初期局部水肿、淋巴管扩张。慢性期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主要在粘膜下层,呈大小不等的结节,严重者呈瘤样肿块突入肠腔并形成肠狭窄,甚则引肠梗阻。病变的肠段变窄增厚,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肿块。回肠往往因盲肠慢性梗阻而扩大。故BCDE正确。
[单选题]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主方是( )
炙甘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