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脑血栓形成

题目:男,71岁。8小时前于日常活动中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且逐渐加重,查体:BP160/98mmHg,神志清,右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Babinski征阳性,右偏身痛觉减退,头颅CT未见异常。

解析:脑血栓形成的发病年龄多为60岁以上,常为安静或睡眠中发病,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起病较慢,多无头痛,一般意识清楚,局灶性体征(偏瘫、失语、脑神经麻痹等)明显,常成为患者主诉。CT早期不能显示病灶,但对排除脑出血很重要。结合题干信息,患者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最大。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60岁。右手拇指晨起僵硬伴疼痛3个月,近2周该处出现肿胀伴活动受限,被动活动该拇指时可出现弹响并伴明显疼痛。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狭窄性腱鞘炎

  • 解析:患者临床表现有明显的狭窄性腱鞘炎特征(晨起患指发僵、疼痛,缓慢活动后可消失,屈伸患指时有弹响伴明显疼痛),考虑为此病。

  • [单选题]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 20%

  • 解析:正常成年人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约2/3(即40%)分布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约1/3(即20%)分布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故选C。

  • [单选题]肉瘤的主要转移途径是
  • 血道转移

  • 解析:肉瘤为恶性间叶组织肿瘤的统称,肿瘤间质的结缔组织少,但血管较丰富,故肉瘤多先由血道转移。因此选B。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是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故C和D错误。医源性转移是手术中有可能发生的转移途径。故E错误。

  • [单选题]女,35岁。诊甲亢后即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术后病人出现高热,心率160次/分,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腹泻。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甲亢危象

  • 解析:该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得到控制即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易发生术后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危象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上吐下泻、高热大汗、谵妄昏迷”。该患者符合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故选C。

  • [单选题]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夜间睡眠中突然昏迷,死亡。其最可能原因是
  • 自发性低血糖发作

  • 解析:自发性低血糖可突然发生,表现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但一般无抽搐,若未及时诊治,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 [单选题](2012)婴幼儿时期,外界刺激不易在大脑皮层造成明确兴奋灶的原因是
  • 神经髓鞘形成和发育不完善

  • 解析:婴幼儿时期,神经髓鞘形成和发育不完善,导致外界刺激不易在大脑皮层形成明确兴奋灶。

  • [单选题]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措施不当的是
  • EPO

  • 解析: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措施:①病因治疗,对可疑药物或其他致病因素,停止接触。继发性减少者应治疗原发病,病情缓解或控制后,粒细胞可恢复正常,A对。②感染防治:粒细胞缺乏者极易发生严重感染,应行无菌隔离。感染者行病原学检查,在未明确病原菌之前可经验性用药,D对。③促进粒细胞生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疗效明确,C对。④免疫抑制剂,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和免疫机制所致的粒细胞缺乏可用糖皮质激素等,E对。故选B。

  • [单选题]孕妇,30岁,主诉乏力,易倦,检查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则应该补充的物质是
  • 猪肝,肉类

  •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孕妇可能有贫血,最应该补充的是猪肝和肉类。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外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LA物理师 乳腺技师 乡村医生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