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30651
题目:2,3,13,175,( )。
解析:13=32+2×2,175=132+3×2,故空缺处为1752+13×2=30651。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_______ 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丈夫谈谈,可丈夫的_______ 却很冷淡。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截至 反应
解析:截止”意为“到一定期限为止”,其后不能接宾语“九月中旬”,“截至”意为“截止到什么时候”,与后面的补语“九月中旬”衔接恰当;“大约”与“到了”放在这儿都显得不衔接、不连贯。“反映”是指报告他人的情况或意见;“表情”是指人们面部呈现的一种状态;“外表”是指人的外部形象;而“反应”是指因某一事物而产生的意见或行动。比较这四个词汇,发现只有“反应”放到原句中去时意思最准确,因此,正确答案应当选择B。
[单选题]: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法律。
解析:根据我国刑法属地管辖权的相关规定可知,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法律。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信息时代,信息的存在形式与以往的信息形态不同,它是以声、光、电、磁、代码等形态存在韵。这使它具有“易转移性”,即容易被修改,窃取或非法传播和使用,加之信息技术应用El益广泛,信息技术产品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效应也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在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间接的、非面对面的、非直接接触的新式交往。这种交往形式多样,信息相关人的行为难以用传统的伦理准则去约束。作为一篇文章的引言,这段文字后面将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 )。
信息社会与信息伦理
解析:材料首先谈了信息存在的形式,以及由此决定的信息“易转移性”;然后谈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新的交往形式,而这新的交往形式是“难以用传统的伦理准则去约束”,那么问题就被引了出来:新的伦理准则该是什么样,即B项要谈论的内容。故选B。
[单选题]:2002年该省集体单位工资总额为( )亿元。
26.4
解析:2002年集体单位工资总额为25.9÷(1—2.O%)≈26.4(亿元)。故选D。
[单选题]:《老子》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道”而展开的,然而《老子》的七十三个“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统一,却有不同的意义。有些地方“道”是指世界存在的根源,有的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的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这反映出“道”一统的人生观。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老子》中“道”的含义
解析: 这是一道主旨题。文段首句用“然而”提出作者想说的是“道”的含义,接下来分别论述了“道”的几种含义。因此正确答案为B。
[单选题]:对88个城市的统计中,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是( )。
贵阳、重庆
解析:对88个城市的统计中,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城市为重庆、贵阳。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前10个月流通业共缴纳增值税、所得税和营业税中企业所得税占( )。
25%
解析:770/3039×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