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入睡后快速进入慢波睡眠期,较少觉醒
题目:儿童睡眠周期的特征是( )。
解析:正常睡眠周期分为两个主要时相,即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又称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又称慢波睡眠或反相睡眠。NREM期根据睡眠浓度进一步分成Ⅰ~Ⅳ期。在NREM和REM之前称为潜伏期。儿童睡眠的特点为入睡后快速进入NREM睡眠的Ⅲ~Ⅳ期且持续时间较长,其后整夜都有周期性的慢波睡眠,睡眠中较少有觉醒。青年人全夜睡眠的前1/3以慢波睡眠为主,而REM睡眠的持续时间开始很短,以后逐渐延长,夜间后1/3的睡眠为REM睡眠和浅睡眠期交替出现,几乎没有Ⅲ、Ⅳ期睡眠。而老年人的睡眠特点为睡眠潜伏期和REM潜伏期长,睡眠中频繁觉醒,很少进入慢波睡眠,REM睡眠持续时间短。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主要病因是
Hp感染
[单选题]关于儿童后头部慢波描述,正确的是( )。
以枕区最突出
[单选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
[单选题]鉴别不典型失神与典型失神发作最主要依据是( )。
发作期脑电图表现不同
[单选题]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者其成年后相当智龄为
3~6岁
解析: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力水平为20~34,成年后相当智龄为3~6岁。
[单选题]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痴呆
[单选题]患者男,22岁。当医生问及办公室有几个窗户(实际有两个),答“三个”,问及多大年龄,答“48岁”问及“2加2是几”?答“5”。此症状最可能属于
Ganser’s syndrom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Ganser’s syn-drome与其他综合征区别,该综合征由Ganser(1898)首次报道(癔症蒙眬状态患者),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多见强烈精神创伤和拘禁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回答,正如题干中所示,患者对简单的计算也产生明显错误,但是显然患者已经理解问题的意义,回答虽不确切,但还是与问答有关系的近似回答,或者简单问题回答十分愚蠢,对复杂问题反而能正确解决,此综合征往往能够自然恢复;抑、郁性假性痴呆多见于某些重度抑郁症患者由于精神运动明显迟滞,表现为反应十分缓慢,计算、记忆、理解判断力下降,类似痴呆表现,但是抑郁缓解后就能完全恢复。童样痴呆指有些患者以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语行为为特征。上述三种均为假性痴呆,且可逆,比较发现题干中患者的表现符合Ganser’s syndrome临床特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患者,女性,23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电击样疼痛,夜间明显。先后出现双下肢进行性无力及排尿困难。查体:双上肢正常,左下肢肌力2级、右下肢3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双Babinski征(+),T 以下感觉减退。最可能的诊断是( )。
脊髓压迫症
[单选题]关于心境障碍的生化研究结果,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5-羟色胺(5-HT)降低导致抑郁发作
解析:5-HT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心境、食欲减退、失眠、昼夜节律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焦虑不安、不能应付应激、活动减少等密切相关。5-HT升高可能与躁狂症的发病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功能活动降低与抑郁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功能活动增强与躁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