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急性溶血反应

题目:患者黄某,女性,45岁,因子宫肌瘤入院。行手术切除,术后输注悬浮红细胞2U。于输血后1小时出现血红蛋白尿。查体,该患者体温正常,没有发冷、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疼痛、腹痛、胸前压迫感、呼吸困难、发绀、黄疸等症状。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输血不良反应为

解析:该患者于输血后1小时出现血红蛋白尿,符合急性溶血反应的特征。查体排除了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另外,血管内溶血的特征是血浆中出现大量血红蛋白和出现血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常见于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而血管外溶血常见于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
  • 15年


  • [单选题]导致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主要效应细胞是
  • 供者的免疫活性T细胞

  • 解析: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之所以能够发生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受体的免疫状态;②供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HLA抗原性);③输入血液中含有的供者的免疫活性T细胞。

  • [单选题]冬季,某健康献血者,女,18岁,某高校学生,参加街头无偿献血,经体格检查符合献血标准,初筛血型(正定型平板法)为AB型,自述几年前鉴定血型为O型。次日献血后复检血型(试管法),发现正反定血型不符,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O型,肉眼可见血袋内的血细胞凝集成大块,如何解释此种凝集情况
  • 冷凝集

  • 解析:冷凝集素是冷反应型抗红细胞抗体,在0~4℃时最易和红细胞膜抗原结合,是IgM型,是较强的凝集红细胞的一种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的抗体,低效价一般没有临床意义。该献血者在冬季献血,肉眼可见血袋内的血细胞凝集成大块,都是冷凝集素造成的。

  • [单选题]对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标签、外观、容量、血细胞比容质量检查时,抽检频率为
  • 1次/月


  • [单选题]手术室对患者实施自身输血,可能采取几种方法
  • 血液等容稀释,术中自身血回输,术中控制性低血压


  • 推荐下载科目: 急诊医学(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眼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骨科) 公共基础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