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献血屏蔽和淘汰制度

题目:血站应当建立对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献血后的报告工作程序,并建立以下哪一种制度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输血后紫癜一般在输血后多少天受血者的血小板急剧被破坏,导致的皮肤黏膜出血症
  • 7~10天


  • [单选题]下列病毒的传播方式中不是经血液传播的是
  • 狂犬病毒

  • 解析:乙型脑炎病毒、狂犬病毒是由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的。

  • [单选题]一般输注6U悬浮红细胞可使血红蛋白提升
  • 30g∕L

  • 解析:一般输注2U悬浮红细胞大约可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红细胞容积升高0.03。由于在临床检验中血红蛋白检测误差允许值±10g∕L。因此,临床判断输注红细胞制剂是否有效,应在输注后血红蛋白升高至少20g∕L。

  • [单选题]将抗原性物质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为人工主动免疫,下列对疫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死疫苗易于保存,缺点是接种剂量大,注射的局部和全身性副作用较大,且需接种多次,但免疫效果优于活疫苗


  • [单选题]在急性缺血性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表明,血浆中哪种物质水平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Fg

  • 解析: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 [单选题]FasL可表达于
  • 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


  • [单选题]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
  • 120~160g/L


  • [单选题]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 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

  • 解析: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对照的选择要求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不患有所要研究疾病甚至是同一系统或同一病因的疾病。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 [单选题]关于海洋性贫血患者的高量输血方案描述不正确的是
  • 患者Hb应维持在120g/L以上或红细胞容积在0.30以上


  •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心血管内科(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医学检验(师) 主管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