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

题目:半夏泻心汤适用于( )

解析: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月经量少、色淡质稀,面色无华,乏力身倦,食少腹胀,心悸失眠,舌淡,其临床意义是( )
  • 心脾气血虚证

  • 解析:心脾气血虚证,是指由于心血不足、脾虚气弱而表现的心神失养,脾失健运、统血的虚弱证候。简称心脾两虚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无力,面色萎黄,或见皮下出血,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舌质淡嫩,脉细弱。

  • [单选题]湿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 )
  • 脾阳

  • 解析: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

  • [单选题]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证属
  • 伤食泄泻


  • [单选题]杵状指(趾)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解析:杵状指(趾)为手指(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亦称鼓槌状指(趾)。临床常见于:①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慢性肺脓肿、脓胸及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等;②某些心血管疾病: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③营养障碍性疾病:如肝硬化等;④其他:如锁骨下动脉瘤可引起同侧杵状指。因此答案是A。

  • [单选题]慢性肾炎水湿证,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 五苓散合五皮饮


  • [单选题]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若雾露之溉

  • 解析:上焦是指膈以上的脏器和组织,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上焦的功能实际上是对心肺功能的概括,主气的升发和宣散。由于上焦位置最高,故其特点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营卫生会》将其概括为"上焦如雾"。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血虚的主要表现
  • 面色熏黑

  • 解析:血虚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无华,口唇、眼睑、舌质颜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健忘,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后期、量少。面色黎黑为淤血之症。

  •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左下肢丹毒,皮肤红肿,痛如火燎,口渴少饮,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型是
  • 湿热化火

  • 解析:丹毒好发部位为下肢和头面部,常见的中医证型有:1风热化火证,先发于鼻额部。2肝胆湿热证,发于腰胯肋下,大片鲜红,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触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3湿热化火,下肢小腿处肿胀,痛如火燎,口渴少饮,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4胎火胎毒证,多发生于初生儿。⑤毒邪内攻证,红肿迅速蔓延;伴壮热神昏,谵语烦躁,头痛,恶心呕吐,便秘溲赤;舌红绛,苔黄,脉洪数。根据患者皮肤红肿舌红苔黄、脉数可判断有热邪。故考虑为湿热化火。故应选C。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妇科学(正高) 内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代码:207)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