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破损的皮肤入侵

题目:钩端螺旋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肝损伤时,血清酶活性一般不会升高的是
  • AMY


  • [单选题]关于放线菌错误的是
  • 革兰染色阴性

  • 解析:放线菌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多数不致病,是人体腔道的正常菌群。以裂殖方式繁殖,常形成分支状无隔营养菌丝。革兰染色阳性,无芽孢、荚膜和鞭毛。培养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

  • [单选题]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原始核,细胞器不完善

  • 解析: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无有丝分裂,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 [单选题]产AmpC酶的菌株敏感的药物为
  • 头孢吡肟


  • [多选题]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一般应具备的特点是
  • 敏感性及特异性高

    器官特异性

    浓度与肿瘤的分期、体积大小相关

    易于检测


  • [单选题]以下属于恶性疟原虫特异性诊断抗原的是
  • 富含组氨酸蛋白Ⅱ抗原

  • 解析:富含组氨酸蛋白Ⅱ抗原为恶性疟原虫特异性抗原,其余的抗原均为“泛抗原”。

  • [单选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重要因素是
  • 电解质、pH和温度

  • 解析:①电解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若溶液中无电解质参加,仍不出现可见反应。②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pH环境中进行。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等电点。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6~9进行,有补体参与的反应pH为7.2~7.4,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反应。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加速分子运动,抗原与抗体碰撞机会增多,使反应加速。一般为15~40℃,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温度为37℃,温度如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每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最适反应温度要求。此外,适当振荡也可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加速反应。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骨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药学(士)(代码:101)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