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使用现实世界的概念抽象地思考问题从而自然地解决问题
题目: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的面向过程的方法有本质不同,它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阅读下面的程序段: For i=1 To 3 For j=i To 3 For k= 1 To 3 a=a+i Next k Next j Next i 执行上面的3重循环后,a的值为
30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For循环的嵌套。对于多重For循环,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循环的次数。本题的Forj循环初值是i变量,所以要考虑i数值变化对循环次数的影响。当For i循环执行 3次时,对应的For。i循环初值分别是1,2,3。所以本题的三重循环总共执行了18次。前9次,a值每次加1;中间6次,a值每次加2;最后3次,a值每次加3.故结果为30,答案为D。
[单选题]将Student.dbf表中jg字段的名称改为籍贯,如下选项中正确的SQL语句是
ALTER TABLE student RENAME jg TO 籍贯
解析:解析:ALTER TABLE语句语句中,ALTER子句不能修改字段名。ADD子句用于增加字段。修改字段名称只能使用RENAME子句。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若变量已正确定义,有以下程序段 int a=3,b=5,c=7; if(a>B) a=b; c=a; if(c! =a)c=b; printf("%d,%d,%d\n",a,b,c); 其输出结果是
3,5,3
解析:解析: 两个if语句的判断条件都不满足,程序只执行了c=a这条语句,所以变量c的值等于3,变量b的值没有变化,程序输出的结果为3,5,3。
[单选题]当浏览器重新返回Applet所在页面时,将调用Applet类的( )方法。
start( )
解析:解析:init方法是在Applet被下载时调用,一般用来完成所有必需的初始化操作;start( )函数是在Applet初始化之后以及Applet被重新访问时调用,使Applet成为激活状态;当Applet被覆盖或退出时,调用stop( )方法可以停止线程。start( )与stop( )是一对相对应的方法,一般常在start( )启动一些动作,而在stop( )中暂停这些动作;destroy( )方法是在关闭浏览器Applet从系统中撤出时调用,彻底终止Applet,从内存卸载并释放该Applet的所有资源。
[单选题]当Frame的大小被改变时,Frame中的按钮的位置可能被改变,则使用下列哪一个布局管理器( )。
FlowLayout
解析:解析:选项A,该布局管理器将容器划分为五个部分,容器大小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中的组件的位置,而是影响它们的大小。选项B,该布局管理器的容器大小发生变化时,构件的大小不变,但是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选项C,该布局管理器显示放入该容器的当前页中的组件,一次显示一个,容器大小的改变不能影响其中组件的位置。选项D,该布局管理器将容器划分为固定的网格,组件加入后占据一个单元,各组件的相对位置不会因为容器的大小变化而变化,改变的只是组件的大小。
[单选题]以下不能够读入空格字符的语句是
char line; cin>>line;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cin流对象的几种成员函数get,getline的使用规则。流提取符>>在提取字符时,遇到C++规定的分隔符如空格,回车和Tab键时自动分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