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尚书.甘誓》
题目:最早记载的军法出现在( )
解析:解析:在夏、商两朝,不成文的习惯法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国王发出的“誓”、“诰”、“命”等也是当时重要的法律渊源,其中“誓”偏重于出兵打仗前的盟誓,大体相当于后世的军法。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教师法》规定:本法的实施细则,由国务院具体制定。这一规定属于( )。
委任性规则
解析:解析:“由国务院具体规定”表明这是一条委任性规范。强行性规则一定是确定性规则,故D选项错。
[单选题]有权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 )。
有权的国家机关
解析:解析:法定解释是指由法律规定或根据历史传统,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人有权对法律作出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相对而言,它是最有权威的,所以也称有权解释。因此,有权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有解释权的国家机关。
[多选题]下列情况中,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情况有( )。
盗窃他人财物后,又返还财物的
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的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但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被迫中断犯罪的
解析:解析:在A中,虽然客观上该犯罪不能进行到底,但犯罪分子主观上并不知道,自动停止犯罪,仍然属于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是犯罪中止。在B中,因为盗窃罪属于结果犯,只要盗窃他人财物的危害结果实际发生,就构成既遂,所以,虽然在事后返还财物,但仍然是既遂,不是中止,其自动返还的行为只能在量刑时作为酌定情节予以考虑。在C中,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犯罪,是犯罪未遂,不是犯罪中止。在D中,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被迫中断犯罪,是犯罪未遂。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是
民警甲,捏造犯罪事实诬告陷害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