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DE

文拉法辛 氟西汀 帕罗西汀 舍曲林

题目:以下哪几个为5-HT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

解析:抗抑郁药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4类,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类、三环类、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①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有地西帕明、马普替林、米安色林。②三环类抗抑郁药有丙米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等。③5-羟色胺抑制剂有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为肼类的苯乙肼、异羧肼、尼拉米。非肼类的反苯环丙胺,为最早发现的抗抑郁剂,曾广泛应用,经长期观察,疗效不很理想,且副作用大,故已少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由于受者体内存在抗同种异型抗原的抗体

    超急性排斥反应往往发生于移植后最初24小时内

    急性排斥反应往往在移植后数日出现

    急性排斥反应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

  • 解析:(1)超急性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血液循环恢复后数分钟或数小时(24~48小时)内发生的排斥反应,其产生原因是受者体内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型抗原(如HLA 抗原、ABO 血型抗原和血小板抗原等)的抗体。在移植术后,这些抗体与移植物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移植的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成。 反复多次输血、多次妊娠、长期血液透析或有同种异基因移植史的个体体内易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基因抗原的抗体。 (2)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同种异基因移植后最常见的排斥反应,一般在移植的数周或数月后发生。CD4+T细胞介导的针对移植物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炎症和CD8+T细胞介导的对移植物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是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移植物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实质细胞的坏死。 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可出现急性血管排斥反应,也称急性体液排斥反应。被排斥抑制物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血管炎症及血栓,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这种排斥反应可能由针对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HLA 分子的IgG 类抗体引起。 (3)慢性排斥反应 一般在移植后数月至数年发生。移植物主要病理变化是纤维化。纤维化是慢性迟发性超敏反应的慢性结局。故选择ABCD。

  • [单选题]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
  • 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 解析:药物的作用都是一分为二的,用药之后既可产生防治疾病的有益作用,亦会产生与防治疾病无关甚至对机体有毒性的作用,前者称为治疗作用,后者则称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类型有: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撤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耐受性;依赖性。

  • [多选题]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
  • 潜伏期长

    难以用试验重复

  • 解析:C型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尚环清楚。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潜伏期长,没有清晰的时间联系,难以预测。例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导致的乳腺癌、血管栓塞等。

  • [单选题]对药品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是根据其
  • 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

  • 解析:对药品根据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

  • [单选题]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 防风


  • [单选题]具有轻扬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
  • 风邪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针灸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